北京秘境,草场地国际艺术村
位于五环外的草场地村是北京为数不多的「城中村」曾经的皇家御马苑如今的艺术梦工厂既有杂乱的民房、质朴的小店也有大大小小的画廊和美术馆。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在这里,混沌交织。
城中村里的艺术高地
“小众版798艺术区”
草场地国际艺术村,与著名的798艺术区相邻,汇集了上百家国内外知名画廊、艺术机构、设计师工作室等,是北京新一处国际艺术文化交流中心。
草场地国际艺术村的发展是从2000年开始的,在国内艺术行业喷涌觉醒的时代,草场地的自由和张力吸引了很多艺术家。醒目灰房子、红房子,是这里最具辨识度的符号。
“截然不同的两种面貌”
不过就像它的名字一样,除了艺术,这里便是村落,仍然生活着大量的原住民和租客。这里没有高楼大厦,没有高端消费场所,有的只是生活超市、早餐店、小饭馆。
南边红砖院落,极简现代,是众多艺术机构、画廊的聚集地。北边房屋紧贴,道路狭窄,处处是野蛮生长的烟火气。草场地的面积并不大,可却呈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面貌。
“草场地艺术区”和“草场地村”这两种仿佛对立的形态,混沌交织在一起,呈现出狠狠扎根、原始的生命力。
不完全草场地溜达指南
“去艺术工作室看展”
生活的百态便是艺术的根基,城乡结合部的独特面貌,留给了艺术更多沉淀的空间。
艺术区的房屋多以院落为主,道路也相对宽阔和干净,充满了现代的秩序感,多少家具、半木空间、德萨画廊、三影堂、YUAN MUSEUM、麦勒画廊一个个设计独特的艺术机构隐匿在这里。
没有宣传,没有排队打卡的游客
从空间到展品,都透露着艺术原始的气质只有真正感兴趣的人才会慕名前来。
“随缘营业的文艺小店”
草场地自由活泼的氛围同样吸引了很多可爱的小店,甜品、手工、植物、杂货让市井的小巷也变得文艺。
随缘营业的手工艺礼品商店猫咪主题的陶瓷杯、碗碟、冰箱贴,小众独立设计耳饰、项链还有店主悉心制作的蛋糕卷、咖啡,adore原创手工艺礼品商店。
北京最大的室内热植店
这里有500多种形态各异的热植龟背竹、花烛、蔓绿绒、鹿角蕨让人仿佛置身于真实热带雨林
特殊气候 · 植物生活美学馆。
“逛一逛草场地菜市场”
位于中心区域的菜市场可以说是草场地的标志性建筑了,破旧的大棚在周围一片平房的对比下,很容易就能辨认。
虽说叫做菜市场,但这里并没有想象中琳琅满目的蔬果和叫卖吆喝的摊贩,而是一条秩序、干净的小型商业街,糟粕醋火锅、潮汕定食、涮肉,据说味道都不错。
“感受村里的生活百态”
每天现做的老式面包坊
草场地狭窄的道路两边开满了各种商铺,每天现做现卖的老式面包坊,售卖各种面包、糕点和休闲小食品,我们去的时候师傅刚烤好蛋挞,浓郁的蛋奶香味和酥脆的挞皮,味道不输外面的烘焙店。
店里的糕点种类大约有30多种稻香村果酱盒子、笑脸奶油蛋糕满满都是童年的回忆
水果摊儿、便民生活超市
大大小小的便民超市和水果摊能够满足这里居民们的生活所需,新鲜的水果蔬菜、红枣瓜子等干货,应有尽有。
贴在院子门口的春联,晾晒风干的自家香肠,透露出浓浓的新春氛围。
接地气的美容美发店铺
路边还有不少美容美发店铺,不过由于疫情,大多都暂停营业了,玻璃窗上非主流的标语让人仿佛回到90年代。
深深浅浅的居民巷道,自由畅快的艺术高地,有时间,来这走走看看感受不一样的北京城市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