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标志性建筑之一正定南城门

  • 2022-03-25 15:56:44
  • 自在正定

正定城墙是2013年5月国务院公布的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正定重要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城墙创建于东晋十六国时期的352年,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它历经风云变幻,历史沧桑,至今依然昂首傲立,巍峨雄峻。它南临滹水碧波,北枕恒山余脉,西挹太行群峰,东揽千里沃野,地理位置极为冲要。明末清初的著名学者顾祖禹在他的《读史方舆纪要》中这样概括正定的地理位置:真定“府控太行之险,绝河北之要,西顾则太原动摇,北出则范阳震慑”。寥寥数语,把正定据南北通衢,扼冀晋、控中原的战略要地的地理形势表达了出来。也许正是因为它地理位置与军事地位的重要,而使得历代统治者均不断对其进行扩建和修缮。

正定城墙属府级规制,周长24华里,城墙高10米,上宽6米,下宽8米。城门设内城、瓮城、月城三道城垣,月城就是在瓮城外加筑一道弯月形城墙。瓮城高度与内城相同,月城的高度则是内城的一半。瓮城门与内城门设置成90度夹角,瓮城门和月城门也错向布局。出入正定城需要迁回曲折的通过三道城门,城门的这种设计形式既利于攻守,又可以避免敌人长驱直入。城外设有护城河,构成了一套完整的防御体系。此种格局在国内亦不多见,更说明正定城在明代政治、军事地位的重要,对拱卫北京城有不可代替的作用。

南城门名为长乐门。内城门上题“三关雄镇”,瓮城门上题“迎薰”,月城门上题“九省通衢”。

长乐:顾名思义是一种美好的愿望。

三关雄镇:在古代,正定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明代洪武年间在正定设真定卫,作为真定、保定二府驻军的最高军事指挥机构。真定卫控制着龙泉关、倒马关、固关三大关隘,是北方兵力很强的一座雄镇,“京师的南大门”在这时叫响。明正统、隆庆年间重修正定城墙时,“三关雄镇”的匾额便当仁不让地留在了南城门上。

迎薰:和暖、温和的意思。薰风,指夏季柔和的南风或东南风。迎薰是指面对、迎接着暖风之意。另外,薰也是一种带有香气的草。古代时,在城南的滹沱河与护城河内种植着大片的芦苇、艾草、莲花等植物,每值盛夏,香气扑鼻。迎薰也便由此而来。

九省通衢:正定自古即是南北交通的要道,是控制燕晋咽喉的交通中心,是沟通京师与西北、西南地区的交通枢纽。清代诗人容不华在《正定府》中这样赞誉:“中国咽喉通九省,神京锁钥控三关。地当河朔称雄镇,虎踞龙盘燕赵间。”

“登得上城楼,望得见古塔,记得住乡愁”成为广大游客和市民的亲切体验。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河堤路与燕赵南大街交汇北侧500米

温馨提示

古城正定温馨提示:正定各景区实行预约进入景区制度,游客必须通过“畅游冀”平台或“自在正定”公众号进行预约,完成预约后方可购票进入景区。出行携带身份证,错峰出行,有序参观。在出游期间请做好自我防护,戴口罩、勤洗手、少聚集,自觉遵守景区疫情防控规定,养成“一米线”好习惯。

  • 编辑:天沐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