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门外的一块吉祥地——吉市口

  • 2017-01-05 12:41:06
  • 千龙网

2017年已经到了,丁酉年鸡年也即将来临,关于鸡的话题和段子多了起来,鸡谐音“吉”,有吉祥如意的寓意。鸡叫三遍,太阳出来,公鸡报晓,被看成黎明,鸡便成了划分阴阳两界,送走黑暗,迎接光明的“天鸡”“阳鸟”,是吉祥的化身,所以在老北京人眼中——鸡者,吉也!

司晨报晓有天鸡,以鸡煞鬼,除秽驱邪,也是鸡在民俗中的重要角色,所以在北京的胡同中以鸡命名的不少,老北京人将住在以鸡字为地名的地方视为吉利,咱们就来聊聊朝阳门外的一块吉祥地——吉市口。

朝外吉市口的前世今生

吉市口胡同位于朝外街道办事处辖域西北部。南北走向,北起吉市口八条,南至朝阳门外大街,中与吉市口头条至八条、杨家胡同等11条街巷相交,东侧与吉市口中巷平行。现在这些街巷几乎都并到居民小区中,成了小区中的主路。

当年这些小巷的长度为300~400米不等,差不多宽2.5米,原为土路,20世纪60年代末变成沥青路面,有了为非机动车和人行通道。在清代这里曾是八旗兵东城副指挥署和北营外西一守备署所在地。

说到这里您估计要问了,这吉市口跟这鸡年的“鸡”有啥关系啊?其实这里原不叫“吉市口”,这里在清代曾是买卖鸡鸭的市场,时间一长老百姓就称这里为“鸡市口”。据《宸垣识略》载:“东城副指挥署在朝阳门外鸡市口。北营外西一守备署在朝阳门外鸡市口头条胡同。”由此可知,原先的吉市口胡同实际上叫鸡市口胡同。

到了民国初年,为寓意吉祥,当时的国民政府就取其谐音,将“鸡市口”易名为“吉市口”,鸡市口头条胡同也一起易名为吉市口头条胡同。现如今的吉市口头条、二条、三条、四条、五条、六条、七条、八条、吉市口东巷、中巷、下坡等,都是由当年的鸡市口演变而来的。

当年的“鸡市口”如今的“吉祥”“吉庆”

早年间吉市口这一片的居民多为工匠、手艺人、小商贩等城市贫民,住房矮小简陋。自清末民国初,吉市口胡同以东地区就已形成大片居住区。这一区域因为临近市场,又据《道咸以来朝野杂记》载,该地区原先还有一座建于清代的戏园名隆和园,同时,还有建于清代的水月庵,所以人口比较密集,很是热闹。

建国后吉市口到元老胡同这一带的街道原均为土路,20世纪60年代末筑沥青路面。70年代初这条胡同的每个四合院里都通上自来水,逐渐把民居住宅院里的旱厕改成水冲厕所,卫生条件大大改善。

1991年吉市口地区列为危房改造地区,1992年和1995年分两批拆迁,之后在这片地区内建起了住宅楼房和商厦。如今我们走在吉市口胡同,看到的住宅都是新的统建住宅区,在朝外北街北面是吉庆里居民区,朝外北街南面是吉祥里居民区。

原来吉市口头条的老住户少部分回迁,住在吉祥里小区楼房里,大部分则迁到了芍药居、柳芳里小区。

吉市口曾有两座寺庙 如今已经消失

当年这里不仅有热闹的市集,还有两座历史颇为久远的寺庙,如今这两座庙宇也已经被拆除,丝毫找不到当年的香火盛世。当年在吉市口二条有建于清代的水月庵,吉市口七条有建于明代的观音寺。

当年的水月庵,又名万禄寺,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吉市口二条,是一座汉传佛教寺院。现已无存。相关记载《北京寺庙历史资料》1936年北平寺庙登记中记载:“水月庵,东郊一分署二条胡同33号,建于明天启六年,私庙。面积4亩,房42间,佛像32尊、铁炉一个,钟鼓鱼罄各一个。”北平市《1947年第二次寺庙总登记》中也有水月庵的记载,时任住持为朗堃。

新中国成立后,水月庵先后为吉市口二条小学、朝阳区第二教师进修学校使用。1986年公布“北京市朝阳区登记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被拆除,兴建了吉祥里小区。水月庵是智化寺京音乐流布的寺庙之一。大约在清朝道光、咸丰年间,智化寺京音乐外传到天仙庵,后来分别传到成寿寺、水月庵、地藏庵、夕照寺、关帝庙、火神庙等十多座寺院。

观音寺则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吉市口七条3号,是一座汉传佛教寺院。现已无存。《北京寺庙历史资料》记载:观音寺(官庙),位于“东郊吉市口七条十三号”,始建于“明嘉靖二十七年五月”,属“公建”。不动产有“土地二十六间半”。“为冬季粥厂占用”。法物有“佛偶像二十二位,神偶像四尊,礼器五件,法器两件,供桌一张”,另外还有“石碑三座,槐树两棵”。北平市《1947年第二次寺庙总登记》中记载观音寺由大兴县公产保管委员会管理。

设在观音寺的粥厂曾发挥很大作用。1918年、1919年两年,朝阳门外观音寺粥厂接济了领粥者共有38万人次。观音寺始建于明朝。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曾经存有破旧大殿6间,西耳房2间,后来被朝外大街房管所使用。1984年3月,观音寺被公布为北京市朝阳区文物暂保单位。1995年吉市口危房改造时,观音寺被全部拆除。

京城其他以“鸡”为名的“吉祥地”

除了刚才说到的吉市口,京城还有不少挂着“鸡”的地方,崇文门外,早年有火鸡胡同,相传此处在明代曾有水塘,水面较宽,常有红色飞禽栖居于此,这种鸟的形象类似火鸡。到了清代,这片水域因为治理不善,水面被淤积成很小的水塘,遂成民居,火鸡不见了,空留火鸡胡同之名。

清末,著名花旦演员俞玉芹在醇亲王府的资助下,于彼岸建设广兴园戏园,著名京剧演员谭鑫培、杨小楼、余叔岩等常来此献艺,从此这一带成为当时南城最热闹的地方之一。随着时代的变迁,广兴园戏园歇业,火鸡胡同放弃了自己的本名,沿用了广兴园的名字,遂成广兴胡同。《北京市崇文区地名志》新旧地名变更对照表中尚收录有火鸡胡同之名。

在诸多以鸡命名的胡同中,南城的宝鸡巷当是资历最深的。明人张爵著《京城五城坊巷胡同集》称,正南坊,四牌二十铺,其中就有猪市口、厨子营、牛血胡同、宝鸡巷。到了1919年,猪市口易名为珠市口,厨子营易名为储子营,牛血胡同易名为留学胡同,宝鸡巷易名保吉巷。宝鸡巷里鸡不翼而飞了,早年陈迹也已无迹可寻。

  • 编辑:张宁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