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隶会馆-文化底蕴

  • 2017-01-11 16:02:54
  • 网络

直隶会馆的前身为保定会馆,始建于1987年,经过20年的发展,成为遍布保定、石家庄六家大型高端餐饮店的企业集团。2005年保定会馆筹建北京店——直隶会馆,经过2年的紧张筹备2007年12月26日,直隶会馆在北京中关村核心地带悄然落成,整个灿烂的直隶历史文明,一一艺术再现直隶会馆之内。而支撑着这座能吃的博物馆的便是直隶会馆引以为豪的六大文化。

文化底蕴

直隶会馆外立面运用了中国木结构建筑的精髓--斗拱,作为艺术造型,通过夸张的处理,表现了中国古典建筑的美韵。进入一楼大厅,则可观赏到清朝时期的直隶疆域图,再现了昔日直隶省的广阔疆域。旟镇冀门、御题棉花图、淮军公所、古莲花池……巨型的两维半景观蔚为壮观。在直隶两千多年的历史文明中,曾涌现了大量灿若星辰的文人志士,他们影响着中国文化的发展,直隶会馆三楼包房内集中展示了扁鹊、荀子、祖冲之、赵匡胤、关汉卿、纪晓岚等直隶历史名人。这些各个时代的巨匠,都曾深远影响了中国科技、文学和历史的发展,昭示出直隶厚重的文化底蕴。

历史文明

清朝直隶时期,省内所辖各地多称为府,直隶也就由保定府、正定府十多个府组成,这些府后来延伸成现在河北的各市。为了让人们形象的追忆直隶的历史,直隶会馆在四楼以清朝时期的直隶各府来作为包房的名称,并运用砖雕、木雕、石雕,铝板腐蚀工艺等艺术手法再现了保定府的直隶总督署、古莲池,正定府的赵州桥、广平府的武灵丛台、承德府的避暑山庄等,在这些灿烂的物质文化遗产之外,直隶同样拥有着丰富的非物质文明,如天津府的泥人张、河间府的吴桥杂技、宣化府的蔚县剪纸等等。璀璨的直隶名人、灿烂的直隶物质文化遗产和丰富的非物质文化,共同铸就了悠久的直隶历史文明。

旖旎风光

作为坐落于清华北大两座高等学府之间的直隶会馆,当然不可或缺的融入了北京文化和两校文化,在直隶会馆五楼则充分应用了这些历史文化,圆明园的断壁残垣、颐和园的俊秀长廊、故宫雄伟的太和殿无不令宾客感受到深厚的中华文明。百年北大,名家辈出。直隶会馆五楼的包房应用北大清华园中的各古园、古斋命名,包房内以两校校园名胜及北大名人为文化主题,集中展示了严复、蔡元培、梁启超、十位两校名人及这些名人与饮食相关的典故,而博雅塔、未名湖、清华园、工字厅、北大校门等两校象征性元素,则更让宾客感受到两座百年高等学府的历史底蕴和旖旎风光。

  • 编辑:张宁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