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杜敏) 如今,研学旅行、“红色旅游”等成为旅游市场新热点,对此国家旅游局也开始着手制定相关服务规范。昨日获悉,国家旅游局发布了研学旅行、红色景区旅游和旅游电子商务产品规范等多项行业规范,将于5月1日正式实施。
不同学级研学产品不同
据了解,《研学旅行服务规范》对服务提供方、人员配置、研学旅行产品、服务项目以及安全管理等内容均进行了详细规定。规范指出,研学旅行产品按照资源类型分为知识科普型、自然观赏型、体验考察型、励志拓展型、文化康乐型。承办研学旅行的旅行社,须连续三年内无重大质量投诉、无不良诚信记录、经济纠纷以及未发生重大安全责任事故。每20位学生宜配置一名带队老师,每个研学旅行团队配置一名安全员、一名研学导师和配置一名导游人员。
最特别的是,新规要求研学旅行承办方提供的产品必须结合实际教育目标以及不同学级的特点进行设计:小学低年级学生应以乡土乡情研学为主;小学高年级学生应以县情市情研学为主;初中年级则应将县情市情省情作为主要研学对象;高中生的研学落点更拔高到以省情国情研学为主。
红色景区应主题明确
此外,《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服务规范》也将于5月1日正式实施。规范要求,红色景区在规划设计、资源开发、游览服务上应尊重事实,传承红色文化精神,形成主题突出、形式多样的复合型、叠加型旅游产品和线路。
具体方面,纪念地、标志物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文化和革命事迹应主题明确,历史真实。战役、重要事件发生地等遗址类文物景观,应保持事件的历史遗存与景观遗迹,明确事件遗址的范围。祭奠类文物景观,应设保护范围和控制地带,严格控制新建建筑。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的解说词应由专业人员编写,经主管部门审定,撰写内容应真实,尊重历史,逻辑严谨地表达展陈内容。红色景区应免费对旅行社导游进行培训并颁发资格证书,有条件的景区宜推行导游准入制度,杜绝劝止外接导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