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大高玄殿携皇史宬将迎客

  • 2017-01-26 10:28:37
  • 北京日报

本报记者 刘冕

故宫博物院未来几年内要做的大事儿昨天统一发布:闭门时间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大高玄殿和皇史宬均将开门迎客;南三所中所后罩房、景祺阁北小院等5处建筑将重新露脸;建福宫花园、雨花阁等14处紫禁城里的院落将限制性开放;占地约10公顷的北院区将对公众开放……

这些都写入了长达123页的《故宫保护总体规划》,该规划已获批准,并于昨天公布。规划期限为2013年至2025年。

故宫三面街道禁改名拓宽

规划明确了故宫的保护范围:由紫禁城及端门、大高玄殿、皇史宬及清稽查内务府御史衙门4处地块组成,总占地面积106.09公顷。

不过,筒子河南段并未列入。这条环绕紫禁城的人工河是明代始建故宫的重要城防遗存,也是其遗存分布的完整边界。但公布的故宫保护范围、世界文化遗产的遗产区都缺失了这一段。规划也指出,这“存在明显的完整性问题”。

还有一些问题被列出。比如西华门“屏风楼”显著影响故宫整体空间景观;紧邻城垣种植的松树明显违背古代宫城周边禁止植树的安保禁忌;故宫以东CBD区域等处的高层建筑对“前三殿”空间景观影响较大。

按照规划,故宫今后将扩大保护范围,落实遗产保护完整性要求。

沿筒子河东、西、北三面的南北池子、南北长街、景山前街均禁止改名,也不得拓宽。因为它们是与故宫直接关联的历史环境。而且,文物部门会立说明牌解说这些街巷历史沿革。

同时,这几条老路的交通流量将通过一系列控制手段进行降低,减少汽车污染和扬尘对紫禁城的影响。甚至路边种什么树,都要根据明清北京城史料记载确定。筒子河与紫禁城城墙之间区域的松树等将被移除。

未来,故宫周边也将穿梭到明清时模样:建筑统一为灰瓦坡顶,布局以院落为单位,使用功能限于住宅、办公和沿街店铺。

14处院落将限流开放

85.02%的保护范围将逐步开放。规划里对其进行了详细界定:紫禁城端门以北区、外朝中路、内廷中路、内廷东路、内廷外东路、内廷西路、内廷外西路(不包含慈宁宫花园西墙和南墙外侧院落)、外朝东路的箭亭等处、文华殿区、传心殿区,外朝西路的断虹桥等处、武英殿区,城防系统的午门、神武门、东华门和东南城墙及角楼以及大高玄殿、皇史宬。这意味着闭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大高玄殿和皇史宬将开门迎客。

开放区还被细分为馆藏文物展示院落、限制性开放院落和公众开放展示院落三种类型。比如午门、东华门、武英殿和文华殿銮仪卫等5处院落就将主要用于展示馆藏文物。

一批小巧雅致的院落也有望揭开面纱。比如建福宫花园、宁寿宫花园、重华宫以及英华殿、寿安宫、宝华殿、雨花阁、景福宫、造办处旧址、南三所、上驷院旧址、宝蕴楼等14处院落被列为了限制性开放院落,严格限定参观人员的数量。

西华门马道将修复

规划评估范围包括故宫古建筑的48处院区,约含院落168处。其中包括惟一的复建院落——建福宫花园。

这些院落中,健康状况良好的有114处;16处院落格局已经无存,如当代新建的屏风楼,内务区北部东、西连房等院落;少量院落已毁,如上驷院、内务府及造办处、西河沿以及城垣外围房等。

按规划,已不存在的建筑或院落,原则上不再进行复建。确因修补院落完整性所需而复建的小型附属建筑,必须在原址按照原形制、原材料进行复建。值得一提的是,西华门北侧的“屏风楼”,还有单位在此办公,这处现代建筑破坏了故宫古建筑群的历史格局和文化风貌。规划写明,故宫将适时推进“屏风楼”拆除工程,西华门马道将在“屏风楼”拆除后立即修复。西河沿、内务府和造办处,依据历史空间和建筑形态,修复建筑空间环境,作为故宫科研、展示和安全管理的办公设施。

  • 编辑:综合编辑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