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一套书一个时代 “走向世界丛书”历时37年百种完璧

  • 2017-05-05 17:08:54
  • 北京晚报

作者: 张弘

“走向世界丛书”是20世纪80年代出版的具有巨大影响力的一套丛书。出版人钟叔河本来计划是出齐100种,一度中断,直至近两年,终于重新恢复,并于2017年3月正式完璧。

“走向世界丛书”记录了19世纪中国人开始走向世界的早期脚印,兼具文史趣味和学术价值,选题独特、视角新颖,一经推出,便赢得了包括钱锺书、李一氓等专家学者在内的学术界、思想界和文化界人士的高度赞誉。李一氓(原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组长)称赞:“这确实是我近年来所见到的整理古文献中最富有思想性、科学性和创造性的一套丛书……可称为整理古籍的模范。”

最新出版的“走向世界丛书(续编)”主要收集1911年以前中国出使、考察、游历西方各国的记录,全都是亲身经历的见闻,共收书65种。和已出版的第一辑35种一起构成了早期中国人走向世界、认识世界、记录世界、剖析世界、接纳世界艰难历程的全景图。

穷37年之功,成就百种图书的出版,“走向世界丛书”的编辑出版不仅体现了出版家钟叔河对出版事业的坚守,更是一个时代的见证。

生活经历很简单,思想经历很复杂

钟叔河自称,他生活上的经历很简单,思想上的经历很复杂。他1931年出生在长沙,除了抗战八年、坐牢九年外,其余时间都在长沙,高中还没有毕业,就参加革命了。1949年,他报名参加了新华社和《新湖南报》(后改名《湖南日报》)举办的新闻干部训练班的考试。参加考试的人当中,有大学生、研究生、高中生,还有个别初中生。后来他才知道,后来成为鲁迅研究专家的朱正和著名出版家刘硕良也参加了考试。三人当时互相都不认识。朱正、刘硕良在新干班受训三个月后,刘硕良分配到广西,朱正分到湘南,钟叔河却在参加考试后,立刻去报社上班。此时,《新湖南报》的社长是李锐。两人的关系就是在那时候建立的。

后来“反右”开始了,钟叔河作为“极右分子”被开除公职,接受劳动教养。1970年,钟叔河再度被人检举、揭发,被判刑十年。因他解放前学过几天机械制图,到农场劳改队劳动改造。在劳改队,偶然得见的潘汉年曾对他说,你还年轻。这话给躺在黑暗监房里的钟叔河增强了几分信心和力量。

在劳改队,钟叔河和朱正、余润泉等人谈吃、谈性、谈中国的前途。他们认为,世界在前进,而中国则停滞了。如果中国打破禁锢,走向全球文明,中国就能一起进步。而这些观点,后来出现在“走向世界丛书”的叙论中。

37年出版“走向世界丛书”

1979年3月,48岁的钟叔河被提前一年释放。1979年9月,钟叔河被平反改正。他不想回报社,拒绝了《历史研究》杂志社的工作,进入湖南人民出版社当了编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策划出版“走向世界丛书”。为此,他四下访书,先后浏览了三百多种晚清中国人亲历西方的记录,精选了其中的100种。

钟叔河策划这样一套书,显然有着多方面的考虑。1949年后的中国社会运动不止,在封闭30年之后,中国终于开始改革开放。钟叔河敏锐察觉了时代的变化,他以出版为志业,向1980年代的中国人展示,晚清的中国人是怎样看世界。这些人包括容闳、郭嵩焘、黄遵宪、张謇、康有为等,既有走出国门的大使、参赞,也有清朝派出的留学生。他们的海外见闻,既展示了清末的“变革图强”与“西学东渐”,又寄托着钟叔河对中国改革开放的期盼。

1980年8月,“走向世界丛书”第一种——李圭的《环游地球新录》出版。封面左上角的简介写道:“一百多年前的友好访美记录,参加费城万国博览会的详情。”

虽然并非新书,但此时的中国人对外部世界所知极少,而本书因有大量对美国人生活方式和历史风俗的描述而大受欢迎。此后,几乎每个月都会有一本晚清中国人走向世界的游记面世。

钟叔河把丛书陆续寄给了此前的老领导、当时的水利电力部副部长李锐。李锐向《人民日报》推荐了书评,并把“走向世界丛书”推荐给人民出版社社长曾彦修、新华社副社长李普、中华书局总编辑李侃。很快,读者记住了“走向世界丛书”和它的编者钟叔河。著名学者、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组长李一氓说“这确是我近年来所见到的最富有思想性、科学性和创造性的一套丛书”。

到1983年,“走向世界丛书”总共出版了20种。1984年,钟叔河调任岳麓书社任总编辑,“走向世界丛书”这一出版项目也被他带到了岳麓书社。在之前已经出版20种的基础上继续出版,到1986年共出版了35种。

钱锺书生平主动愿为作序者,

唯钟叔河一人

在编辑、出版这套书的过程中,钟叔河与比他年长21岁的钱锺书有了一段交集。两人本不相识,20世纪80年代初,钱锺书看到“走向世界丛书”,向北京三联书店总经理、《读书》杂志社主编董秀玉表示,愿意和钟叔河见面谈谈。

1984年1月,钟叔河到北京,董秀玉便将他带到三里河南沙沟,第一次见到了钱、杨两先生。钟叔河将新出的几种书送给了他们,钱锺书说了一些鼓励的话,认为丛书的叙论写得不错,建议结集单独出版,表示愿为作序。回到湖南后,钟叔河收到董秀玉转来的钱先生写给她的一张短笺,“叔河同志走得匆忙,没有留下地址。我感于他的盛意,抽空翻看了几本,有些意见,写出烦你转给他。将来如得暇再看到什么,当陆续告知,共襄大业。” 钱钟书看了钟叔河写的各篇序文,提出了四条批评意见。这四条批评,都切中“丛书”和叙论的毛病。钟叔河回信后,很快又收到了第二封来信,指出了郭嵩焘《伦敦与巴黎日记》印本中的13处错误。3月下旬,钟叔河收到了钱锺书为丛书叙论集所做的序言,其后又几次修改。

1985年,钟叔河的“走向世界丛书”叙论集《走向世界——近代中国知识分子考察西方的历史》由中华书局出版。钱锺书在序言中称“叔河同志的这一系列文章,中肯扎实,不仅能丰富我们的知识,而且很能够引导我们提出问题”,“叔河同志正确地识别了这部分史料的重要,唤起了读者的注意,而且采访发掘,找到了极有价值而久被湮没的著作,辑成‘走向世界丛书’,给研究者以便利,这是很大的劳绩”。

事后,在杨绛写给钟叔河的信中,提到20年前钱锺书先生为《走向世界》作序的事,有这样一句:“他生平主动愿为作序者,唯先生一人耳”。

始料未及的是,钟叔河再次遭遇挫折。当时,湖南的出版界出版了《查太莱夫人的情人》《丑陋的中国人》和周作人的著作,被人指责为“三种人”而受到查处和追究。这“三种人”,两种都与钟叔河有关:《查太莱夫人的情人》是钟叔河提供的底本,由朱正当总编辑的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而周作人之前是汉奸。幸亏胡乔木看重周作人的文章,钟叔河才没有遭难。1988年,钟叔河不得不离开了总编辑的岗位。次年,58岁的钟叔河提前退休。因为没有合适的人主持,“走向世界丛书”的编辑出版也被搁置下来。

2008年,岳麓书社联系上了钟叔河先生,出版了初编35种的修订版。并于2009年将续编的出版提上议事日程。2012年,经双方协商,81岁的钟叔河再次出山,主持续编“走向世界丛书”后65种。这年冬天,钟叔河将他保存了25年的书稿档案移交给岳麓书社,中断多年的“走向世界丛书”终于开始了续编工作,并于2017年3月出齐。由此,跨度长达37年的“走向世界丛书”一百种全部出版完成。

采访手记

张弘

时光荏苒。仿佛只是转眼之间,我从北京到长沙采访钟叔河先生已经过去了八年。随着“走向世界丛书”第二批的面世,钟叔河先生再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而我当年登门拜访的情景历历如昨。

钟先生家住湖南省出版局隔壁的家属楼20层,他有一本书的书名即为《念楼学短》(念即廿)。门卫一听我找钟先生,拨通电话后迅速放行。钟先生的家面积不算小,但被书占据了很多的空间。客厅里摆着一张台球桌,钟先生说,自己身体不是很好,激烈的运动做不了,有时在家里打打台球。在他的书房里,我看到一个竹筒,那是他70年代所刻。

那天钟先生谈兴甚浓。由于我是湖北人,钟先生的长沙话基本都能够听懂。他讲到了自己的经历,其中,“反右”时负责人对他所说的“你错就错在有思想”让我印象尤其深刻。事实上,在当时的政治运动中,有思想固然导致钟先生成为“极右”,但是,步步紧跟时代潮流也不能免受冲击。

关于“三种人”事件,钟先生当时还讲到一个细节。当年他在岳麓书社做总编辑,他有一段时间只出“死人”的东西,“我很喜欢李锐,我也没有出他的书和旧体诗,因为李锐不是古人”。为此,钟叔河还得罪了湖南省副省长。这位副省长拿着自己的一本诗稿让钟叔河看,钟先生说,“我也不懂做旧诗,我认为你的旧诗写得好,但我是没有办法给你出版,因为岳麓书社只出古人的东西,李锐同志的书我也没有出。”为此,钟先生把副省长得罪了。

其时,报纸刊登了《谁把聂绀弩送进了监狱?》一文,我们也说到了告密的问题。钟叔河先生被划为右派,1970年被判刑10年,都与告密有关。钟先生说,自己曾经讲过“现在《红楼梦》《史记》都烧掉以后,以后难得再印”, 结果也成为罪状之一。

其时,岳麓书社刚刚与钟先生接洽,谈论“走向世界丛书”续编的事宜。八年过后,此事终告圆满。据闻钟先生尚有其他的出版计划,只愿天假以年,早日完工。

  • 编辑:综合编辑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