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四合院志》:古都之贵 文明之光 名城之美

  • 2017-07-17 09:21:52
  • 北京日报

《北京四合院志》,北京出版社出版。

段柄仁

《北京四合院志》是一部与《北京胡同志》同步规划、先后完成的大型北京风物志书,是《北京胡同志》的姊妹篇。

四合院是北京历史文化魅力四射的符号、名片

胡同和四合院是北京城市建设的基础因素、基本单元,是北京古都文明、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实体展现,是北京历史文化魅力四射的符号、名片。它们共生于740多年前元代大都城的始建,发展成熟于明清两代,清朝中期渐臻完善,是其顶峰。清末、民国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伴随改朝换代的社会巨大变革,特别是城市的现代化建设,胡同和四合院的物质形态逐步退出历史,并向文化遗产转换。在这个时期编修记述北京胡同和四合院的志书,使其文化形态长久保存于历史的记忆中,不仅具有实证性、传承性,而且带有对北京历史文化的抢救性质,必将造福于子孙后代。

四合院就是北京城市的细胞

如果说,胡同是北京城市的脉络,四合院就是北京城市的细胞。它由皇家宫廷、王府官邸、商贾宅院、平民家居等大、中、小院落,化身而为北京城独特壮观的基础风貌,烘托出北京气势恢宏、庄严肃穆的古都之贵、文明之光、名城之美。它是北京人生存的基点,不仅昭示着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关系,展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而且时刻为城市提供着生机和活力。它承载着北京光辉灿烂的历史演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饱含着作为政治、文化、国际交往中心的历史风云和中华传统理念、道德。《北京四合院志》用文字和图照相映相扶的方式,力争全面如实地记录北京四合院的缘起与形制,建筑理念和文化,以及保护、利用和嬗变,重点记述城市核心区即东城区和西城区740处院落和其他14个区县183处院落。不仅展示其方位、形制、结构等建筑特点、现状面貌,还记载了历史变迁、历史事件和居住名人的活动,以及文物遗存。每一处院落都不同程度地反映了北京特有的民俗、民风,展现着浓浓的京味。

这部大型志书的编纂是有关单位多方通力协作的结果

这部大型志书的编纂是北京方志界、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界、文物文化界等有关单位多方通力协作的结果。其中北京市古代建筑研究所做出了巨大奉献,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对每一处已纳入全国、北京市级和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四合院,都做了精心的测绘、计算,绘制了精确的建筑平面图,可让后人凭借这张图,对四合院进行原样复建,大大加强了《北京四合院志》的科学性和四合院的可复原性。这也是这部志书的一个亮点、一个创新之处。

四合院建筑如何保护、利用和创新改造是北京城市发展的重大难题之一

目前,北京市的现代化建设迅速发展,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在旧城改造中,四合院正在成片被拆除、被改建,处于逐步消失状态,总量已经由清乾隆时期的26000多处,变为20世纪80年代的6000多处,其中保存较好、较完整的有3000多处。到2012年,形制较完整的只剩1000多处,其中纳入文物保护的百余处。四合院建筑如何保护、利用和创新改造,成了北京市迈向现代国际大都市进程中的重大难题之一。《北京四合院志》的编纂出版,为解决这个难题提供了基础性资料,也必将为研究北京城市发展,促进古都风貌的保护,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作者为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北京志主编)

  • 编辑:综合编辑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