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式口大街改造再现古道意境

  • 2017-09-19 10:09:05
  • 北京信报

信报讯(记者王萌)今年,北京国际设计周首次落户石景山区,并在京西古道模式口大街设立分会场。值得一提的是,这里作为西山永定河文化带中枢环节,将借设计周首次展现京西最宝贵最灿烂的文化资源。

重现模式口繁荣景象

据介绍,模式口大街修缮改造目前已正式启动,这条老舍笔下《骆驼祥子》中的原型古街不仅是曾经闻名天下的“驼铃古道”,更是现在西山永定河文化带的核心组成部分,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据介绍,设计周活动期间,将在模式口举办系列文化传承活动。传统的骆驼走街、沿街叫卖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三皇炮锤拳、三弦、盘扣、中国结、剪纸、京剧脸谱将重新在这条京西古道间原景重现。通过北京国际设计周的活动,将重现模式口大街明清时期的繁荣景象,让广大居民体验驼铃古道特色风情,从而使模式口大街历史得以传承。

再现京西古道之意境

石景山区区委常委、副区长肖平介绍说,本次国际设计周活动是模式口南小街试点改造工作完成后承办的首场大型文化活动,未来,模式口地区将通过融合山景、水景、古街景,再现京西古道特色意境,形成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历史古街区。今年年底前,模式口大街两侧民房、商铺的立面修缮改造及模式口大街部分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将全部完成。

据了解,模式口原名磨石口,因盛产磨石而得名,最早是西周时蓟国所在地。此村磨石,宋代即行开采,质量优良,闻名远近。1923年宛平县长汤小秋给改成了“模式口”,取其谐音将磨石口改为模式口,意取:为诸村之模式。横贯模式口有一条东西向的龙形古道,全长1500米,也就是如今的模式口大街,它东接京城,西通塞外,这是几百年贯穿京城与塞外的京西古道模式口段。京西古道俗称“驼铃古道”,往昔酒肆客栈林立,驼队川流不息,而模式口是当时北京饲养骆驼最多的地方。

文保区占地35.6公顷

模式口大街历史文化保护区占地约35.6公顷,是北京市公布的第二批历史文化保护区,有国家级文保单位法海寺、承恩寺,市级文保单位田义墓,第四纪冰川遗迹陈列馆,区级文保单位老爷庙、龙王庙等,37处保护民居院落,区域历史文化底蕴深厚。

模式口古道作为京西最宝贵最灿烂的文化资源,也是西山永定河文化带上的中枢环节。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建设是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历史赋予石景山区充分挖掘、传承、利用和弘扬西山永定河文化的一项重大使命,是石景山区主动融入国家战略、推动区域发展的一次重大机遇。

  • 编辑:祁悦(实习)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