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老炮儿》的人想必对“局气”这个词儿一点儿也不觉得陌生。“局气”,北京话,指守规矩、讲道理,也有大方,豪爽之意。“局气”最早也写作“局器”,北京地名有如火药局、织染局等,都因宫廷制作相关产品的专业机构而得名。比起占多数的小作坊,“大国企”里出产的特供全是高标准、严要求。哪怕出半点瑕疵,宁可忍痛砸了物件,也不能流出去砸牌子,谁让咱是“局器”呢!
在北京,就有这样一家以“局气”命名的餐厅,每逢饭点,都是大排长龙。为什么能这么火,没点特色那是不行的!
这里的每一道菜,都是蕴含了烹饪美食与京城文化的结合,从老北京风味小吃,各路民间小吃到过去的宫廷小吃,从传统小吃到京派改良的各式家常特色,还有局气特有的创意专利菜,应有尽有。而除了吃进嘴里的美味,还有吃进脑海的饮食文化,从京八件、京城四大抓,到京味儿压桌四凉菜,你翻完菜单都能娓娓道来。
不仅菜单与众不同,就连布碟都要定制写上尖果儿、发小儿这样的北京俚语,营造出了老北京的氛围,再品尝老北京的饭菜,真是从里到外透着京味儿。
局气的掌柜韩桐是地道的北京人,自小在西单电报大楼后面的胡同里长大,对胡同充满感情。因此,局气的菜单中还出现了“刘阿姨米粉肉”、“戴老师油焖大虾”、“任叔扣肉”等妈妈菜系,它们出自在北京居住超过50年的叔叔阿姨们之手,是最本土最纯真的老北京味道,也代表着局气传承京味儿饮食文化的使命。
除了在传统的北京菜上创新,局气在装修上也下了不少功夫。从庭院处的鸟笼、八仙桌,前厅等位区的四合院上方格局,到大厅的残垣断壁古城墙,胡同巷子老北京门牌号,再到唱戏班的台子和文房烤鸭的挂架,甚至到餐桌上点菜的翻牌、餐巾纸木盒,无处不透露着老北京的范儿。
不得不说,局气不仅有着集富丽堂皇于一身的外表,还有着浓郁老炮儿们精神的内在。在局气,你吃的不止是饭,更是种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