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断尾铜牛的传说

  • 2017-11-16 10:28:20
  • 海淀旅游委

风景如画的颐和园有很多名胜古迹。十七孔桥旁边的断尾铜牛吸引着中外游客,无不为它的精美造型和栩栩如生的神态赞不绝口。其实这铜牛还有一段传说,还得从慈禧太后扩建颐和园时谈起。

相传慈禧在建颐和园时,妄想着自己就是天上的王母娘娘,于是传令下去:颐和园要修成“天上人间”。佛香阁象征天宫,昆明湖好比天河,八方亭和龙王庙一带便是人间了。既然有天河,当然就还要有牛郎和织女了。于是在八方亭下面的昆明湖边上,安置了一头铜牛,用来象征牛郎;在石舫的旁边又建了一座织女亭。铜牛的身子朝东,头扭向西北,正冲着织女亭所在的方向。以昆明湖为界,形成了左有“牛郎”右有“织女”的阵势。

从此以后,这头“铜牛”就这样朝朝暮暮望着“织女”。有一年的七月七,也就是天上的牛郎会织女的日子。这头铜牛突然活了。它离开了原来的位置,一步一步地走到湖里,朝着织女亭的方向游过去了。奈何昆明湖实在是太大了,这头铜牛游到一半便沉到了湖底下,再也出不来了。

有人将这件奇事禀报了慈禧。她起初不信,起身亲自到十七孔桥一看:铜牛果然不见了。怎么办?“天河”边不能没有牛郎啊!于是又派人仿照过去的铜牛赶制一只,安在原来的地方。怕它还会跑,又用铁链子将它锁上。

等到了第二年的七月七,这第二头铜牛又动了起来,眼看铁链子也锁不住了。慈禧忙差手下几个保镖的壮汉前去将它拉住。这几个壮汉用尽全身力气拼命拽着“牛”尾巴。由于用力过猛,“咔嚓”一声,尾巴拉断了。

这时候又有人找来了更粗的铁链子,七手八脚总算将铜牛锁住了。从此昆明湖边上便留下了一只断了尾巴的铜牛。不过,这已经是第二只了,那另一只呢?相传还在昆明湖底下哪!

有人问,现在颐和园里铜牛的尾巴为什么不是断掉的呢?

从日本摄影师山本赞七郎1901年拍摄的照片看,铜牛的断尾已经被接上了。据此推断,铜牛尾巴是在颐和园重建期间接上的。重新制作的牛尾与当初被截断之处衔接得十分工整,几乎察觉不到有接痕,这也成为一个小小的悬案。

原来的铜牛尾到底什么样子呢?执行修补的人,是修旧如旧,还是顺势自由创作了一番?如今都不得而知了。正如维纳斯的断臂,观望之时,总给人留下一些遐想,不如来颐和园昆明湖旁亲自鉴赏一番~

  • 编辑:刘畅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