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张家口来一波古文化之旅吧!

  • 2017-11-19 21:00:21
  • 张家口旅游资讯网

张家口有一座辽墓,就在宣化下八里村北头。1971年,有村民在田地浇水不经意间发现了一个坍塌的土坑。

1972年经探查,深埋在地下的一幅幅璀璨绝伦的辽代壁画让人眼前一亮、叹为观止。

这是一个在考古界声名显赫,而作为旅游景点默默无闻的地方。主要分为两个区域,一区为张世卿家族墓群,二区是契丹贵族墓。

1、辽墓在1993年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发现”,1996年被国家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百科全书》《中国文物之最》将此辽墓壁画收录其中。

2、最早一幅中西合璧天文图绘在张世卿墓墓顶的天文图,将中国传统二十八宿记星法与西方古巴比伦黄道十二宫融合到一起,是我国至今发现的最早一幅中西合璧天文图。

3、记录了一个已经消亡的契丹民族贵族生活场景契丹族属蒙古语族,起源于辽宁内蒙一代,兴起于唐代后期,在五代时候建立东到日本海、西到阿尔泰山的契丹国,后来改国号为辽国,一直与北宋相持不下,军事上略占上风。吸收周边各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创制自己的民族文字。然而如今已经没有了这个民族。但是它的影响还在,我们可以从契丹贵族壁画中了解当时辽国人的生活状态。辽代末年汉官张世卿墓壁画,位于张家口宣化,人物形象及服饰有汉人也有契丹人。宣化博物馆展出的辽墓天文图《辽史》载,辽代宫廷演奏乐器有:觱篥、箫、笛、笙、琵琶、五弦、箜篌、筝、方响、枝鼓、第二鼓、第三鼓、腰鼓、大鼓与拍板等。散乐由12人组成,是一支完整的表演队伍。乐队呈两排,前排第三人下,有一低矮的舞蹈者,随着节拍翩翩起舞。对茶“情有独钟”震惊世界的又何止文物界、考古界和学术界,当辽代系列《茶道图》壁画重出天日之时,同样引起世界茶文化界的极大关注。《煮汤图》、《将进茶图》和《茶道图》《备茶图》等保存完整的辽代茶道壁画,显示墓主人不但身份高贵,而且对茶道情趣独钟,造诣颇深。

其次,墓主人与契丹族贵族关系非同寻常,是“辽汉亲善”的一个范例,在汉人的墓穴中,习茶的壁画人物几乎全部是契丹人物。这一点,从衣着与特有的髡发上看多均可证明是契丹人,只有个别儿童是汉人装束。《备茶图》,虽然有些斑驳,至少它很美。这是辽墓中最为经典的一幅,身在墓洞欣赏茶道壁画,真有些跨入时空隧道的感觉。

十几座宣化辽墓壁画,其中有八座辽墓壁画有碾茶、煮茶、奉茶、喝茶的场景,涉及到备茶器具有莲花风炉、煮水汤瓶、茶盏茶托、茶碾、茶罗、茶盒、点茶汤瓶、扎、鹾簋,以及香道用具火箸、香炉、香匙等等。

男童双膝跪地向炉口吹气的画面,立即想起晋代文人左思《娇女诗》中“止为茶荈据,吹吁对鼎铄”逼真的煮茶画面,表现了心中为煎煮茶汤不熟而着急,因此对着茶炉不停地吹火的心情。

这里选了部分来介绍,还有很多历史文化等着你去发现。

位置信息:河北张家口市宣化区出发到下八里村,全程约9.4公里。公交可乘坐宣化8路 → 103路,再步行即可到达。

门票信息:30元/人

  • 编辑:贾路路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