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古戏台漫谈

  • 2017-11-21 09:19:16
  • 海淀旅游委

在北京这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里,有很多形式各样的古建筑,而戏台的存在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一般都建在寺庙或是街口的小广场上,想当年老北京城里,每逢过年赶庙会的时候,都有戏班子在戏台上演出,这种表演形式为老百姓贫乏的精神生活增添了许多色彩。

“北京的郊野保留着不少戏台,因文物保护标准不一,各个区县对于古戏台的保护力度差别也很大,而在以新兴产业著称的海淀,也坐落着几处大有来历的老戏台,现在我就为大家介绍一下情况。”

怡贤亲王祠戏台

怡贤亲王祠戏台,属于怡贤亲王祠的一部分,位于海淀区温泉镇白家疃小学院内,虽然有部分的改建,但大的格局没有变化,从远处看,错落有致的铺陈在燕山的余脉脚下,显得和谐而又静谧。祠堂始建于清雍正十年,是清代和硕怡贤亲王允祥的祠堂,又称贤王祠。据传此处是怡贤亲王的别墅,但未修缮完毕,亲王安然早逝,雍正随白家疃村民之请,将此处改成了祠堂。现为海淀区文保单位。

护国寺戏台

护国寺戏台位于海淀区温泉镇的显龙山北山坡。也称护国天仙庙,是一座供奉民间神的寺庙,清代一度香火盛旺。如今,寺庙建筑早已拆除建了学校,而与原寺庙相对的戏台却保留了下来,坐落在北山坡上,坐南朝北。护国寺戏台于2012年修复,民国时期,护国天仙庙有温泉池,被改建成温泉天然疗养院。而戏台建筑被改建成温泉农村诊疗所,由疗养院管理。戏台横额“温泉农村诊疗所”的大匾,由清末状元刘春林题写。台口两立柱楹联:“仁心仁术欲起斯民间疾苦;良医良相同扶元化受阴阳。”可惜已丢失。从1935年的老照片,可以清晰看到当年护国寺戏台的模样,以及戏台前的公共汽车站。

东岳庙戏台

东岳庙戏台位于海淀区上庄镇永泰庄村。东岳庙是三座大殿的三进院落。外墙近年粉饰一新。主体建筑坐北朝南,分东西二路。西路依次为山门,钟鼓楼,前殿,正殿,后殿,为主路。东路为跨院三进,正殿最为壮观漂亮,气势恢宏,大气磅礴。大殿整体构造体现出元代风格。庙门前就是戏台,坐北朝南,台基高2米,以花岗岩石条砌筑,梁柱榫卯错落有致环环相扣。近年刚刚修缮。整个建筑设计简洁,气势恢弘。

金山寺戏楼

金山寺戏台位于海淀区四季青镇北坞村。明代天顺五年建,明清两代多次重修。坐北朝南,有殿三进,依次为灵官殿、正殿和娘娘殿。灵官殿原供有道教护法神灵官像和佛教护法神韦驮像。戏台在东跨院,始建光绪年间。坐北朝南,面阔三楹,双卷式建筑,台东西长两丈余,宽一丈余,上建戏楼东西南三面开敞,小巧玲珑,现保存完好,1999年公布为海淀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普照寺戏台

普照寺戏台位于海淀区苏家坨镇大觉寺之北侧。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寺建于明代天顺五年(1461年),明代弘治六年(1493年)及清代顺治十三年(1656年)重修。古戏台在普照寺北侧,西房五间,前出厦三间,卷棚顶,苏式彩绘,据说乾隆爷来大觉寺拈香曾经在此看过大戏。

  • 编辑:刘畅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