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郊区最别致的地标建筑

  • 2018-03-16 09:21:33
  • 北京旅游网综合

北京郊区的这些特色建筑既不够高也不够大,也不像市区的地标建筑那么高耸林立,但是都用自己独特的风格、别致的时尚设计吸引着人们的目光。他们或放松身心、或愉悦心灵,都能带给人们不一样的体验。休闲的时日,快来看看吧!

1.篱苑书屋——怀柔区雁栖镇交界河村

从北京喧嚣的市区一路奔向雁栖湖,当曲折的山路越来越窄,就快到交界河村智慧谷了。在这个清净自然的山谷里,有一座用4.5万根柴禾棍围成的书屋。这里没有水,也不用电,只靠自然光线穿透玻璃窗,点亮这一方小小天地。走进室内,书的排布也自然随性,读者可以像在家一样,随便找一个角落窝下来。在这里,读者可以得到最靠近自然的阅读体验,窗外树影婆娑,映在书页上,就像夏日午后,在榕树下做一个甜梦一样美好。

“篱苑书屋”主旨在与自然相配合,让人造的物质环境将大自然清散的景气凝聚成为一个有灵性的气场,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天人合一的清境。场地前的水面,水边栈道、卵石平展的铺排以及篱笆(取自漫山遍野的劈柴混)围合的空间,让书屋本身与自然环境结合成浑然的一体。场景中,既遮阳又透光,同时展现出强烈的地域特性,书屋也因此取名“篱苑”。

地址:北京市怀柔区雁栖镇交界河村智慧谷

2.长城脚下的“公社”

长城脚下的“公社“,由12名亚洲杰出建筑师设计建造的私人收藏的当代建筑艺术作品,是中国第一个被威尼斯双年展邀请参展并荣获“建筑艺术推动大奖”的建筑作品。2005年被美国《商业周刊》评为“中国10大新建筑奇迹”之一。

长城脚下的“公社“的建筑和北京市内地标式建筑不同,“公社”显得格外低调和简朴,更强调和自然的融合与对话。“公社”建筑坐落于两山之间,南北各有一座山,因而整套建筑依山势而建,感觉像是从山体上延伸下来的,锈钢板包裹着的建筑外皮让建筑具备了某种特殊的朴素气质,与周遭层峦叠翠的环境融合在了一起。长城脚下的“公社“一共12名设计师设计出的12座别具风格的建筑,分别是:飞机场、竹屋、红房子、公社俱乐部、怪院子、森林小屋、家俱屋、三号别墅、大通铺、土宅、手提箱和双兄弟。

“公社“周围环境优美,住在这里面真是梦幻般的感受!“公社”还拥有一段私有的水关长城,住在“公社”的顾客可以免费参观。

3.红螺会所

北京经济和地域的发展和膨胀在过去几年中极大拉动了周边地区,同时也促进了中国第一个空间地形的发展和市郊地区(城乡结合部)的形成。在北京北部的密云地区,距京城仅一小时车程的红螺湖别墅区成为了一个具有幽雅自然环境的居住区。选址在红螺湖边,映衬着四周环山的美景。红螺会所建造在一个300平方米的不规则的漂浮在湖面的平台上,主体仿佛由流动的水凝固而成,不规则三维曲面组成了连成一体的屋顶和墙面。一座步行桥穿过建筑,建筑的另外两个分支形成了一个水平面下的平台和一个漂浮在湖水中的游泳池。其中两条主要路线在中间主体处汇合,加上一个变幻莫测的水表面,形成一个向上生长的顶部结构,表现一种由液体向固体的转变,并与其空间构成和功能自然的联系起来。作品探讨的是在大都市中生活的人如何理解自然的问题,红螺会所是一个不停变幻的建筑空间,它不仅反应了其周边环境,还成为了人与自然的交会点。山和水带给了生活在水泥丛林里的人们以希望和启发.

  • 编辑: 邢爽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