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收北京石景山游玩手册

  • 2018-03-17 16:03:26
  • 北京旅游网综合

石景山区是北京西部的一个行政区,是北京市六个主城区之一。位于长安街西段,最东端距距天安门14公里,面积84.38平方公里,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常住人口63.9万人(截止到2011年底)。交通畅捷,可进入性强。石景山因“燕都第一仙山——石景山”而得名,自古就是京西历史文化重镇。石景山区因境内西部的石景山得名,具有悠久的历史,自古有神京右臂之称。区内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法海寺,寺内的明代宫廷壁画是我国艺术史上的瑰宝;著名的西山八大处是世界佛教界的一大圣界,二处灵光塔内供奉着佛祖释迦牟尼的佛牙舍利。

八大处公园

八大处公园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北京市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京市精品公园,位于北京西山风景区南麓。八大处公园是一座历史悠久、文脉丰厚的佛教寺庙园林和距市中心最近的现代都市山林。

八大处公园方圆253公顷,最高峰海拔464米,植被覆盖率97.4%。冬季山暖风和,夏季凉爽宜人。八座古刹即指长安寺、灵光寺、三山庵、大悲寺、龙泉庵、香界寺、宝珠洞、证果寺,分别创建于唐宋元明各朝,经历代重修,迄今古建筑群仍保存完好。八大处最值得游览的地方有三处。一为灵光寺,中有巍然耸立的佛牙舍利塔、沧桑古朴的辽代画像千佛塔基、锦鳞嬉戏的金鱼池、气象恢宏的“罗汉墙”与“心经壁”。二为大悲寺,大雄宝殿中有元代著名雕塑家刘元塑造的十八罗汉,形神兼备、栩栩如生。三为布局严整的香界寺,佛像供器齐备。尤其可观的是大雄殿下的两通龙首龟座御碑,碑上分别镌有清代三帝康熙、乾隆、嘉庆的文墨。八大处公园每年举办两个大型活动,一为春季的“北京八大处中国园林茶文化节”,二为秋季的“八大处重阳游山会”。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八达处路3号

西山国家森林公园

西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北京西郊小西山,地跨海淀、石景山、门头沟三区,她以北京西山试验林场为基础,总面积5970公顷,是京郊风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距北京市区最近的一座国家级森林公园。

试验林场为基础,总面积5970公顷,是京郊风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距北京市区最近的一座国家级森林公园。西山国家森林公园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类型,地带性植被为温带夏绿阔叶林,现有植物共计250余种,分属73科。公园山林面积广阔,生活着许多种类的野生动物,兽类有10余种,鸟类有50余种,数种两栖类及爬行动物。西山国家森林公园属太行山余脉,为石质山区,属低山区,阴坡较陡,阳坡较缓。

小西山(西山国家森林公园)历史遗迹较多。明代,小西山前山脸的平缓山麓多为皇宫墓地的修建处,著名的有明景泰帝(朱祁钰)的陵墓,还有明万历皇帝七位妃子的墓地,即东四墓。到了清代,小西山地区周围曾有“西山八院”和“三山五园”之称,并且此地为八旗兵的驻地,至今尚存有正黄旗、正蓝旗等村庄以及碉楼等遗迹。同时,小西山地区的古迹遗址分布广泛,构成了独特的人文景观。除香山、卧佛寺、八大处外,还有福慧寺、法海寺、地藏殿、邀月洞、静福寺、无梁殿等历史遗迹,此外,梅兰芳、马连良、言少朋、刘半农、刘天华、佟麟阁等名人的墓地以及黑山扈战斗纪念碑等。

石景山法海寺

法海寺,始建于正统四年(公元1439年),由明代英宗宠宦李童集资、工部营缮所修建,英宗赐额“敕赐法海禅寺”,距今572年了。

法海寺邻近驼铃古道首驿模式口大街,远山门在山下街口,一条蜿蜒曲折的小径通往翠微山脚,跨过造型奇特、小巧玲珑的四柏一孔桥,红墙碧瓦的山门赫然呈现眼前。法海寺主体中轴线四进院落,依山势逐层升高,建有护法金刚殿、天王殿、大雄宝殿、药师殿和藏经阁。整座寺庙布局严谨,殿宇轩昂,楼阁掩映,错落有致,系工部营缮所建造的官式建筑,一派皇家气势,等级颇高。

法海寺殿堂形制布局是汉藏两族僧俗官员共同设计,是明初汉藏文化交流的见证,显密兼容的理念在佛像设置、殿堂陈设、壁画内容乃至钟铭碑文等处处流露,这在北京寺院建筑史上独一无二。

法海寺最可观的是明代壁画享誉中外,公元1439年-1444年创作的法海寺壁画,出自宫廷画士之手,丹青妙作真正是美轮美奂,画技炉火纯青,观之满壁风动,欣赏者无不拍手称奇。

壁画珍藏在大雄宝殿内,共10铺、236.7平方米,是全国保存最为完好的明代壁画精品。所绘内容是佛教世界、二十诸天、飞天仙女、动物花卉和山水祥云等。壁画工笔重彩,叠晕烘染,沥粉贴金,历经570多年,仍光彩夺目。

1993年经文物界、美术界专家论证,这是我国元明清以来现存少有的宫廷画师的精美之作,其绘制工艺、绘画技巧堪称明代壁画之最,是北京历史文化名城在壁画方面的杰出代表,与敦煌、永乐宫壁画相比各有千秋,并可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壁画相媲美。徐悲鸿、叶浅予、金维诺、张汀、侯仁之、单士元等专家均给予高度评价。

法海寺壁画布局严谨、刻画细腻、技巧纯熟、用色考究,其构图、着色、技巧及用料乃至画基底泥都有很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和佛教文化研究价值。法海寺壁画线描手法多样,铁线描和游丝描相结合,也用行云流水描和钉头鼠尾描,较永乐宫的线描稍细,但以圆润柔劲见长,尤其是长带和飘带,更是如此。有的人物披肩的飘带虽长达数尺,亦能一笔画到底,随风卷舒、屈曲转反,变化万端,大有“吴带当风”的神韵。特别是水月观音的白纱,面积最大,刻画最工,一小朵花六个花瓣、六十四条线,每一条都细致入微。正如已故著名画家潘洁兹先生评价:“明代壁画我曾寓目很多,但保存之完好、制作之精细、艺术水平之高,都不如法海寺壁画,这是和法海寺壁画出于宫廷画工高手分不开的”、“明代现存佛寺壁画,当推法海寺第一”。

法海寺壁画与唐宋壁画绘画风格一脉相承,再现唐宋纯粹佛教壁画的古风清韵,是明代中国传统大型寺观壁画创作的巅峰之作,其工细程度达到了我国传统古代壁画之极致,精细到连狐狸耳朵上的毛细血管都纤毫毕现,其后再也没有超越它的寺院传统壁画的鸿篇巨制了,画士们绘制法海寺壁画依据的“粉本”,应该是皇家所珍藏和使用的。

此外,法海寺壁画区别于其他寺观壁画的特点还有:它的作者有迹可循,通过宝贵的楞严经幢得以流传千古,而且依据的“粉本”精妙古远,疑为皇家所有,画风承继唐宋,大量使用“沥粉贴金”的作法,画面上的华贵气氛非常绚丽动人。通常画工、画匠为寺院作画不留姓名,而法海寺壁画留下了作者姓名,是由工部营缮所的画士官宛福清、王恕带领画士张平、王义、顾行、李原、潘福、徐福林等十五位画师,历经四个寒暑集体创作而成。

  • 编辑:韩东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