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老北京的习俗你还记得吗?

  • 2018-03-17 23:46:36
  • 西城区旅游官方微博

仿佛一转眼的时间,年就过完了!周日就是二月二啦,在咱老北京人心里,二月二龙抬头也是个大事儿!那么,在这一天老北京都有哪些讲究呢?

剃龙头

  二月二剃头流传到今天300多年,相传在这一天理发会鸿运当头,小孩理发会保佑孩子健康成长,长大后出人头地;大人理发,辞旧迎新,希望带来好运,故民谚有“二月二剃龙头,一年都有精神头”之说。

踏青

  相传二月二,是土地爷的生日,旧时各家各户都要到土地庙祭拜。光拜土地还不行。北京还有一个风俗是进香祭神,名为到庙上香,实则踏青外游。元代费著《岁华纪丽谱》:“二月二日,踏青节。初郡人游赏,散在四郊。春游千万家,美人颜如花。三三两两映花立,飘飘似欲乘烟霞。”

不做针线活

  妇女们在这一天不能做针线活,因为苍龙在这一天要抬头观望天下,使用针会刺伤龙的眼睛。妇女起床前,先念“二月二,龙抬头,龙不抬头我抬头”。起床后还要打着灯笼照房梁,边照边念“二月二,照房梁,蝎子蜈蚣无处藏”。

二月二这天,老北京的饮食上也有一定的讲究,因为人们相信“龙威大发”,就会风调雨顺,才能五谷丰登,为求吉利,将所有吃的东西的名字,都和龙相连,所以这一天的饮食多以龙为名。一般要吃春饼,也叫吃“龙鳞';吃饺子,也叫吃“龙耳”;吃面条,也叫吃“龙须”,北京的龙须面,也由此而得名。

吃饺子

  饺子有的形似元宝,有的形似耳朵,龙抬头这天吃饺子称之为“食龙耳”。“舒服不如倒着,好吃不如饺子”,在“龙抬头”这天,讲究吃“肉菜饺子”,即馅中有肉又有菜,取“肉菜”之谐音“有财”,寄语新年财源滚滚之意。

吃炸糕

  在北京、天津等一些地区,人们有在春龙节这天吃油炸糕的习俗,称之“食龙胆”。油炸糕色泽金黄,被称作龙胆是很形象的。做法是把黍子碾成黄米,再把黄米磨成面,即成黄米面,由黄米面做成的黄米糕具有“黄、软、筋、香”四大特点,吃的方法有两种,一是“素糕”,二是“油炸糕”。

吃春饼

  立春之日讲究吃春饼,而过二月二同样讲究吃春饼,立春吃春饼叫做“咬春”,而二月二吃春饼则叫做咬“龙鳞”,是因春饼圆且薄的形状好似鳞片而得名。二月二吃春饼的习俗源于清代,饼内卷入酱肘子、猪头肉、樟茶鸭等肉食以及韭菜、萝卜、豆芽等蔬菜。

吃驴打滚

  老北京的习俗,人们总喜欢在农历二月二买“驴打滚”品尝。黄豆粉面裹豆沙馅儿的驴打滚外形圆润,有“财源滚滚”的吉祥含义。

护国寺小吃(总店)

地址:西城区护国寺街68号

交通路线:乘坐22、409、88路公交车到护国寺站下车

  有关于二月二的民俗还有很多,虽然很多民俗都被淡化,但始终不变的是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愿。“二月二”龙抬头,小编祝愿大家好运常伴、平安顺遂!

  • 编辑:刘若冰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