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山水美术馆正在展出榆林地区汉画像系列作品展,包括四大部分——榆林市、靖边县、米脂县、绥德县,这一地区的汉画像带有浓郁的原始特色,形象明快醒目,许多作品带有很宽的装饰花纹带,其中的线条与纹饰样式,如今看来也十分现代。了解古代石刻文化,有空来转转吧!
1.榆林市汉画像石博物馆
榆林市汉画像石博物馆建于2007年,2008年对外免费开放,位于世纪广场北一楼。是榆林市第一座专题博物馆,被榆林市委、市政府确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学雷锋志愿服务基地”等。
馆内陈列面积1361平方米,复原组合陈列展示绥德县、米脂县、神木县等8县区的175块汉代画像石,辅助展出汉代随葬品45件。以绚丽多彩的汉画像石、高科技的展示手段、九曲回廊的陈列风格,全方位的优质服务,赢得了广大观众的普遍好评,已成为传播榆林汉文化和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此次展出的作品非常丰富。

作品阐释:墓室前室西壁上、下两石之下石。1981年米脂县银州镇官庄村出土,原石现藏于米脂县博物馆。
2.靖边博物馆
靖边博物馆位于靖边县五台森林公园内,工程总投资3800万元,总面积12238平方米,分为上下两层,一楼为展厅,面积2200平方米,其中主展厅面积约1600平方米,临时展厅面积300平方米,非遗展厅面积120平方米,库房面积 180平方米,二楼为办公区及保护、研究、修复场所,共计500余平方米。
靖边博物馆现有馆藏文物1734件(组),包括一级文物20件,二级文物19件,三级文物288件,其中博物馆布展文物 650余(件)组。经过省、市、县专家学者多次讨论和修改,展览定名为“夏州故地、塞上边城”,共分为文明之光、边关烽火、多元融合、红色史迹、经济靖边五个单元进行展出。
3.米脂博物馆
米脂县博物馆设立在米脂县李自成行宫内,1982年7月成立文管所,12月正式对外开放,1985年更名为米脂县博物馆。2009年被国家文物局公布为国家三级博物馆。
博物馆所依托的李自成行宫坐落在城内盘龙山南麓,占地面积约19988平方米,建筑面积7168平方米。由乐楼、梅花亭、捧圣楼、二天门、玉皇阁、启祥殿、兆庆宫等七部分主要建筑组成,是我国有关大顺帝李自成将军重要的历史遗存,也是西北地区现存一组完整的古建筑群,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2006年6月25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承担着文物保护、收藏、陈列宣传、科学研究等任务。展出作品包括:
4.绥德博物馆
绥德县博物馆成立于1981年,位于绥德县城疏属山顶,馆藏文物共4153件\套,主要有汉画像石、金银器、玉器、青铜器、陶器、瓷器等,是一所地方综合性博物馆。现有汉画像石展览馆一座,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展出面积约2400平方米。馆名“陕西绥德汉画像石展览馆”由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题写。展览馆外观是两个气势高大宏伟的汉阙,门面有取自绥德汉画像石精品的“羊鹿”画像石图案,显眼而独特。
绥德汉画像石展览馆共有两层,以窑洞为基层,二层为框架结构。展览馆陈列绥德汉画像石精品166块,内容主要有狩猎放牧、农耕植禾、楼阁庄园、宴饮庖厨、车马出行、军事征战、历史故事、神话传说、舞乐百戏、纪年石等,真实再现东汉时期塞上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社会风貌、民俗民风,其具有珍贵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展出作品包括:女娲图、博局投壶图、阁楼人物图右侧画像石、羊瑞兽图等众多展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