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白洋淀望月岛

  • 2018-03-30 09:55:48
  • 北京日报

▲白洋淀望月岛是一座有19户居民生活的环水小岛,优美的环境和宁静的氛围让这里犹如世外桃源。

“知道为什么叫白洋淀吗?春天,风一吹过,这里芦絮飞扬,白茫茫一片。”对土生土长的陈茂栓而言,白洋淀的神奇不止于此。在这里,一年四季可以吃到不同种类的鱼;在这里,晚上把网下在岸边,第二天早上就能收获一兜鱼虾。随着雄安新区的建立,陈茂栓办的农家乐去年的收入又翻了一番,“神奇”的白洋淀成了村民的聚宝盆。

陈茂栓是安新县安新镇王家寨村村民,最近十几年,他在望月岛开起了农家乐,成了一名“岛主”。白洋淀水网密布,河汊纵横,想去望月岛,船是必备的工具。从安新镇大张庄村出发,顺河道往东行五公里,走40分钟的水路,望月岛便出现在眼前。

踏上望月岛,四五排农家小院,清一色的白墙灰瓦,与四周的水泊、芦苇合在一起,宛如一幅清新的画卷。走近头一排小院,正在旁边小菜园里侍弄菜地的陈茂栓便放声招呼:“来了,风大,天冷吧!”这声音和电话里一样中气十足,一见面才知道,他已经68岁了。

“外边天冷,咱们回家。”陈茂栓家的小院也是白墙灰瓦,步入小院,正中是两套棕色桌椅,墙角摆放着十多盆绿植,墙上挂着数张渔网。内外共七间客房,一眼看去,干净整齐。

春暖花开,陈茂栓正忙着迎接新一个旅游季的到来。陈茂栓说,去年国家设立了雄安新区,这让往来游客增加了不少。“北京、天津、河北周边的客人都知道了白洋淀,都想来看看。”去年夏秋季节,陈茂栓的农家乐每个周末都是满房,全年的营业收入翻了一番。陈茂栓乐呵呵地说:“今年势头也不错。这不,今年清明假的房间已经全部预订出去了,供不应求。”

陈茂栓所在的王家寨村距离望月岛有一公里的水路。“2002年县里组织大家在望月岛搞开发,政府修建了基础设施,还免费提供地基。但是当时村民还转不过弯儿,没人愿意过来。”陈茂栓回忆说,“我是村干部,就主动带头来了望月岛。”几经波折,十九户人家在望月岛上安了家。刚开始的几年,游客不是很多,每户人家年收入一两万块钱,但随着后来各方面逐渐步入正轨,收入也水涨船高。

为了防止恶性竞争,保证服务质量,望月岛的餐饮住宿由岛上的管委会统一管理。游客的住宿费平时每人每天120元,周末150元。“我们给客人包一日三餐,成本其实不高,来了得让人吃好玩好。”陈茂栓说,一到旅游旺季,他还要从附近村子雇几个帮工,“管吃管住,一天200块钱。咱们富裕了,对乡亲们也不能抠抠唆唆。”

十几年前,为了保证这里的可持续发展,县里在望月岛建设了污水处理站,让村民每家每户都用上了抽水马桶。王家寨水乡民俗村负责人王利生告诉记者,“雄安新区成立后,环境保护的力度尤其加大了。”过去,岛上的生活垃圾无处倾倒,村民们往往是找一个偏僻的芦苇荡倒在里面,如今随着专门的垃圾处理站在岛上建立起来,垃圾的问题也得到了解决。在整个白洋淀,周边村庄的垃圾也都是统一收集后,运到指定的垃圾场填埋;每年春天,安新县还专门组织人力清理冬天冰封在河道中的垃圾。2015年,望月岛又建立一个新的污水处理设施,由县环保局监督,确保污水达标排放。对望月岛的旅游业规模,安新县也进行了严格的限制,只能有19户农家院,不能再进行增加。“望月岛凭啥发展旅游?凭的就是生态环境好。服务质量是可以提升的,生态环境需要的是尽心保护。”王利生说。

  • 编辑:崔翠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