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牡丹迎来盛花期 品种有魏紫、豆绿、黑花魁等

  • 2018-04-23 14:34:37
  • 北京晨报

北京晨报讯(记者 王海亮)“谷雨三朝看牡丹”。北京晨报记者昨日获悉,位于圆明园含经堂、镂月开云等景区的牡丹已迎来盛花期,市民不要错过。

记者从圆明园管理处了解到,圆明园内种植了近百种牡丹,比较名贵的有魏紫、姚黄、豆绿、赵粉、花二乔、黑花魁等品种。值得一提的是,今年还增添了新品种——荷包牡丹,种植在圆明园南门小花园和含经堂供游客欣赏。荷包牡丹又名铃儿草,名为“牡丹”,实际上却不是牡丹。牡丹属于芍药科,荷包牡丹属于罂粟科,之所以被称为牡丹,是因为叶子和牡丹叶长得很像。

今年谷雨去圆明园赏牡丹的游客,还会发现含经堂宫门前出现了8座蒙古包。圆明园里为什么会出现蒙古包?这是有讲头的。圆明园管理处负责人告诉北京晨报记者,含经堂位于长春园中心地带,是园内最大的园林建筑风景群,从考古发掘遗迹看,清代在此地曾安置蒙古包。

蒙古包是清代宫廷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用于举行外藩宴的礼仪场所和安供佛像的佛堂。蒙古包的搭建地点在以圆明园为主的京城宫苑与热河行宫两处地方,清宫蒙古包可统称为圆明园蒙古包。“今年我们在含经堂宫门前搭建8座临时的蒙古包景观,恢复圆明园的历史风貌,供游客观赏。未来,圆明园将结合历史资料,搭建真正的蒙古包,更好地展示圆明园的历史文化。”圆明园管理处有关负责人说。

4月30日至5月6日,圆明园将举办“圆明园宫廷昆曲嘉年华”,上演宫廷昆曲折子戏,游客可进行昆曲身段体验、妆容体验,还能听昆曲文化讲座、参加昆曲折子戏品鉴。感兴趣的朋友可关注圆明园官方微博和微信公众号了解活动信息。

  • 编辑:范鑫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