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旅游市场日渐掀起一股“不出国门看世界”的热潮。原来,自国务院同意设立内蒙古满洲里、广西防城港边境旅游试验区后,一批新兴的边境目的地正在被中国游客挖掘,旅游热度增长迅速。那么,目前边境旅游是怎样一个发展态势,前景如何?
边境旅游产品纷纷上线
事实上,我国总长超过2.2万公里的陆地边界线上,藏着许多独具特色,玩法丰富的旅游目的地。那一个个异域风情小镇,一道道神秘边关风景,吸引越来越多游客把旅游热情倾注到中国狭长的边境线上。
据马蜂窝发布的“2018中国边境旅游攻略”数据显示,全国边境目的地热度排名前十的分别为长白山、西双版纳、丹东、腾冲、满洲里、漠河、延吉、伊犁、林芝、伊春。
目前,途牛旅游网推出“呼伦贝尔大草原-漠河-北极村-满洲里-阿尔山双飞12日游”等产品,并相继发布涉及广西凭祥、云南瑞丽等西南边境地区的旅游产品。中青旅遨游网已上线满洲里旅游系列产品,产品以自组团队、全程无购物、中俄边境特色美食、草原、套娃等尊享体验为特色。
马蜂窝旅游研究中心负责人冯饶分析指出,交通便利让游客能够更方便地到达分布在国境线上的偏远目的地,而旅游垂直类内容的发展则降低了游客对这些目的地的认知门槛,让更多游客能够了解到这些目的地的特色,也有利于优质目的地的品牌传播。
中青旅遨游网首席品牌官徐晓磊提醒,“对于游客来说,体验边境旅游,最好选择优质品牌的旅游企业服务。如以自由行的方式进行,一定要遵守边境的相关规定,同时要提供紧急联系方式,带足相关防蚊虫和个人必备药物等,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旅游基础设施亟待完善
当前,旅游作为增进边境各国人民友好交流、促进民众增收的重要途径,国家政策上也支持边境特色旅游产品的研发,边境旅游迎来机遇。然而有业内人士指出,现阶段边境旅游的发展也存在明显制约因素。
徐晓磊告诉记者,目前除部分相对发达地区外,边境地区的旅游基础设施亟待完善,特别是餐饮、住宿、厕所等边境旅游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依然是显性问题。“从企业而言,除一般性边境观光外,以休闲度假类边境旅游优质产品的供给,依然是制约边境旅游发展的主要障碍。”
中国旅游研究院国际所副研究员杨劲松分析认为,“边境旅游发展是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在于能否有效承接内地市场和产业。这就需要明晰从内地扩散到边境的可能路径,并削减阻碍因素。”
他补充说明,比如加强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最后一公里”的突破;放宽非边境地区居民进行边境旅游的条件,将边境旅游管理权限下放到省(区),允许边境旅游团队灵活选择出入境口岸等。
边境旅游战略机遇
不止入境客源
边境旅游起步于两国边境本地居民的自然交往,这就意味着边境旅游的战略性机遇并不只是入境客源,还有规模巨大、潜力十足的国内旅游市场和出境旅游市场。
对此,中国旅游研究院国际所副研究员杨劲松分析认为,“必须认识到,边境旅游试验区的建设需要考虑针对广阔内地的辐射作用,积极引流内地客源市场,引进内地资本和技术。”
杨劲松指出,边境旅游发展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结合相邻国家与旅游相关政策、资源、技术和人才等因素,合作领域涵盖旅游、文化、商贸、农牧等产业,还涉及能源和通信建设、环境保护、科技创新以及公共安全等方面。因此,必须最大限度地发挥政策指引作用,方能形成合力,促进沿边产业与资源的最佳配置。
本报记者 阳叶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