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海淀除了有风景秀丽的皇家园林——颐和园和圆明园,也有遍地的美食小吃,还有高端大气的博物馆。每当说起大海淀,小编都有种如数家珍的感觉,恨不得把海淀区的各个角落描绘一番,给热爱在海淀旅游的小伙伴带来宝贵的信息。
今天,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位于海淀的,一个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博物馆——海淀博物馆。
海淀区博物馆简介
海淀区博物馆于2003年5月正式成立,隶属海淀区文化委员会,2005年8月起隶属海淀区公共服务委员会,是一座新建的地志性综合博物馆。
海淀博物馆集文物征集、收藏、研究、展示于一身,它以保护 各类历史文物,弘扬本地区历史文化,加强地区间的文化交流和促进精神文明建设为宗旨,致力于保护本地区出土和收集的文物,同时开展文物的科学保护和学术研究工作,并通过举办基本陈列和专题陈列等方式,向国内外公众展示与宣传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进程与辉煌文化,介绍海淀区的历史变迁和社会发展。同时,还将不定期地举办国内外各类艺术展览,以满足海淀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海淀区博物馆馆藏精品
1.青花携琴访友罐

听名字就觉得很厉害的样子!
青花携琴访友罐,是明代成化年间器物,高24.2厘米,口径15㎝,足径15.3㎝,1985年在海淀白石桥地区出土,现收藏于海淀博物馆。
此罐以携琴访友为主要装饰图案,并有松竹梅组成的岁寒三友图点缀其间,周围祥云围绕,画中人怡然自得。绘画风格严谨、细腻、舒展,是成化时期青花瓷器的精品,目前估价可达到3000万元人民币以上。
2.邢窑白釉碗

海淀博物馆藏邢窑白釉碗1987年清华大学唐墓出土。碗高4.5cm,口径15.2cm,足径6.8cm。大敞口、碗身呈450角外撇、下腹内敛、小圈足,口沿突起一道唇边,形似倒置的尖顶斗笠,足底无釉,中心内凹,有旋痕,足圈较宽,形似玉璧,因此该碗又被称为玉璧底碗。玉璧底碗是唐代中、晚期,邢窑烧制的典型器物,是在唐代饮茶风尚盛行之下生产的一种优质的饮茶器皿。邢窑是唐代七大名窑之一,也是我国北方最早烧制白瓷的窑场,在我国陶瓷史中占有重要地位。
3.乾隆御制诗扳指

海淀博物馆所藏乾隆御制诗扳指,于1983年皂君庙施工工地中发掘出土。高2.4cm,直径3cm,羊脂白玉,扳指上下阴刻一周回纹,中部刻六十字:“缮人规制玉人为彄沓闿抨是所资不称每羞童子佩如磨常忆武公诗底须象骨徒传古恰似琼琚匪报兹于度机张慎省括温其德美信堪师 乾隆御题。”楷书端庄秀丽,笔法遒劲有力。扳指圈内刻“射”“鹄”“恒”“用”四字。北京市海淀区博物馆参观指南
日计划最高接待观众人数:500
免费接待方式:集体参观须提前电话预约,无需领票
预约电话:010-51601326。
免费开放后仍保留的收费项目:语音导览器。
参观时间:周二至周日,9:00-16:30(16:15停止入馆)
特色项目:文物鉴赏系列讲座、海淀历史民俗系列讲座。
固定陈列:1.海淀区地上文物图片展、“心灵与历史的对话”海淀历史文物展。
设施服务:有停车位。
门票价格:全年免费开放,特殊展览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