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稀鸟种争相“落户”北大港湿地

  • 2018-06-01 14:22:54
  • 天津日报

图为文须雀。(志愿者白雪松供图)

“我一直在回想当时那个场景,特别兴奋!经过2个多小时的观测,我们看到了一对文须雀衔草的画面,这说明这种珍稀鸟种正准备在北大港湿地筑巢繁殖。”昨天,北大港湿地护鸟志愿者王洪峰和记者分享了这一喜讯,这也是他继2017年在北大港湿地首次记录到文须雀后的又一重大发现。

文须雀是一种外形非常独特的小鸟,嘴呈黄色,头浅灰色,身体大部分则为黄褐色,现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雄鸟特征尤为显著,眼先黑色并向下延伸成髭纹,形如倒三角的八字胡,故名文须雀。它们每年4至7月繁殖,通常营巢于芦苇或灌木下部,也在倒伏的芦苇堆上或旧的芦苇茬上面营巢,孵化期在15天左右。

王洪峰介绍说,在2017中国天津滨海新区国际观鸟大赛上,他曾作为北京飞羽青头潜鸭代表队的评委,跟随参赛队员在湿地观测并记录鸟种。那次,他和队员在北大港湿地记录到了一雌一雄两只文须雀,刷新了北大港湿地鸟类分布的新纪录。此后,王洪峰查阅了大量有关文须雀的资料,了解它的习性,还下载了不少图片,希望能再拍到这一鸟种。直到2017年9月,他终于清晰地记录下文须雀的身影,成为在北大港湿地拍摄到文须雀的第一人。

“这次文须雀衔草的画面是志愿者白雪松拍到的,当时我就在他身边,我们俩特别兴奋,因为这张照片非常有意义,说明文须雀不只是在这里落脚,还开始留下繁殖了。”王洪峰说,他和白雪松本来是在湿地拍摄凤头鸊鷉带幼崽,偶然发现了文须雀“夫妇”的身影,当时隔着六七米宽的水面,一雌一雄两只文须雀在苇丛里飞上飞下,似乎在寻找什么东西,白雪松意外发现后立即抓拍,随后,当用长焦拍下的画面放大时,他们确认就是文须雀。

不过,由于文须雀身形娇小,又有苇丛遮挡,最初拍下的照片并不清晰。为了拍下理想的画面,王洪峰和白雪松决定在现场等待、观察。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两个多小时后,这对文须雀“夫妇”从水面对岸飞到了他们跟前,原来,它们是在寻找筑巢用的苇苗。“拍到筑巢画面,说明文须雀要在北大港湿地繁殖,甚至成为留鸟。”在他们看来,这和近年来滨海新区对北大港湿地的保护密不可分,生态环境好了,珍稀鸟种自然争相来“落户”。(王睿)

  • 编辑:李蕾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