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牌”落地雄安 是教育帮扶的好开端

  • 2018-06-15 16:37:38
  • 北京日报

自今年3月,北京与雄安新区达成教育帮扶协议以来,新区的基础教育发展明显提速。中关村三小雄安校区、北京市朝阳区实验小学雄安校区……当北京优质小学与雄安相遇,诸多高科技产品出现在雄安教室,航模比赛、外籍教师进入雄安孩子的世界,不一样的化学反应正在发生。

千年大计,教育先行。建设雄安新区是一件国家大事,是要“在白纸上画最新最美的图画”,必须以优质的、成系统的教育为重要支撑。特别是学前教育、义务教育等基础教育,是整个教育系统的根基。它能否与雄安新区的发展规划相匹配,能否尽快与“一体两翼”的定位相协调,关系着未来区域产业建设的顺利实现,以及整个城市的竞争能力。毕竟,任何发展都需以人推动,人力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发展水平和层次。同时,作为一项重要的公共服务资源,基础教育质量如何,也影响着当地的人才吸引力。只有努力提供更加公平优质的教育,才能让人们愿意来、留得下,让“新雄安人”有更多获得感和归属感。

目前来看,相较于国家要求和民众期盼,雄安的教育资源和水平还存在相当差距。仅以中小学生人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为例,河北人均投入约是北京的1/4。而雄安此前所属的保定地区,历史上更是河北教育比较薄弱的地区,容城小学的副校长刘建芝曾坦言“这里的教育水平跟周边的北京、天津相比,落后了20年”。从这个意义上看,以结对子方式给一批定点学校迅速“输血”,直接注入“京牌”优质中小学的基因,不失为尽快补齐短板的有效方式。

当然,“京牌”落地雄安教育,不能止于简单挂牌,更不能拘于所谓“加盟”。正如中关村三小校长刘可钦所叮嘱的,“援助,不是我来帮你那么简单,我们和雄安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包括北京名校在内,一大批京津冀优质教育资源走入雄安,本质上是要将先进的教育理念、管理方式彻底移植,践行有效的办学经验,助力雄安构建起自身内生的教育生产力。显然,这要求“授人以渔”而非“授人以鱼”。北京专家专程“坐诊”、雄安老师出区“取经”,增加开放性课程、推广互联网+教育服务模式……诸多探索已经开始,更多元化的形式、更有力的制度支撑亟待补充。

雄安崛起,必须要有大的格局。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雄安教育必将迎来崭新纪元。一个生机勃勃的雄安,也必将为中国发展增添新的活力。

  • 编辑:崔翠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