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戴河村:用艺术点亮生活

  • 2018-06-29 17:57:43
  • 北京日报

“可惜没有时间了,要不真想在这儿多待几天。”进村时碰到的一位即将离开的游客面带遗憾地表示。

北戴河村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北戴河区戴河镇,用当地干部的话说,“这里离海比较远,离山也比较远,是一个原生态农业村”,在以海闻名的北戴河全无优势,凭什么让游客眷恋不已呢?

“我们有艺术呀,村里有大批知名艺术家和艺术机构落户。”村干部满脸自豪。

北戴河村的蜕变得从打造美丽乡村说起。2015年4月,北戴河区开展了以北戴河村为核心的7个村庄连片改造提升行动。随着一系列村庄绿化、美化、亮化工程的实施,污水、自来水、天然气管道并入市网,有线电视、宽带等线路埋入地下,水冲式厕所进入家家户户,秸秆气化炉代替传统灶台,座座仿古门楼立在宽敞平展的柏油路两旁……村民高兰玲说:“以前我们庄脏乱差,现在变成了‘白富美’。”

外表美了,如何让内涵也美呢?

村民王志宏介绍:“村里一部分村民搬进了新民居,还有一些人进城打工,他们的老宅就空了下来,大概有60多户,区里决定利用这些传统宅院,把村子打造成一个水岸田园艺术村落。”

作为一个种植大棚蔬菜的特色村,北戴河村并不差钱,2014年时村民人均纯收入已达1万元。依据村庄的地理区位、历史积淀、文化特色,基于“文化是美丽乡村的灵魂”的认识,北戴河区与北京的大公司经过研究,确定了整合村里闲置院落吸引艺术机构入驻,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方向。

北戴河区委书记李学民说:“我们的发展目标是打造文化、创意、创业、创新的一个园区,形成以文化艺术为基底的产业链,让艺术在这里生活化、生活艺术化。”

政府花钱把闲置的院落盘下来,邀请艺术家来改造经营,并给予首批免十年房租、资助10万元装修费用的优惠政策。“当时来了很多北京‘798’艺术区、宋庄‘画家村’的艺术家。首批签约了20多家,不光让原本荒了的老宅院有了文艺范儿,还解决了空心村的问题。”王志宏说。

王志宏家600多平方米的老宅院被改造成了特色民宿,“有茶室、书画和古董展室。我特别高兴,我家的老屋已经30年没住人了,破破烂烂的快要倒塌了,租出去改造后我不只有了房租收入,10年后这么好的新宅院就是我的了。”

如今,北戴河村已有70座原本破落荒芜的传统宅院,经过精心设计、改造,变成了人文气息和创意满满的“艺术院落”。去年8月,北戴河艺术村被认定为全国第三批“中国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游客可在这里体验陶艺、木艺、扎染、剪纸等手工艺,制作银饰、琥珀、葫芦等工艺品或古皂、皮具等日用品……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手作乐趣。

游客接踵而来,“艺术院落”的经营者多了一个平台。觉染手做工作室的负责人乌兰其其格说:“这儿是一个特别好的窗口,每年暑期各城市的文旅团队都会来,社会各界对旅游感兴趣的都会关注这里,我们希望通过这个窗口,把我们的综合体验馆复制到全国各地。”塑银工坊的熊久录说:“我们学校(燕山大学)的好多老师都来了,这里房租便宜,老宅院原汁原味很有味道。每到暑假,京津的客人特别多,也不愁市场。”

而北戴河村村民则因旅游的兴起多了一份收入。“有的搞采摘,有的弄农家院,年收入十来万元,比出去打工强多了。现在村民的人均收入达到了1.8万元。”

更让王志宏感到高兴的是无形的收入。“以前孩子们没事就玩游戏、打闹,有了‘艺术院落’后,每周末都有免费培训课,孩子们可以学画画、读诗经,学各种各样的知识,综合素质提高了,文明程度也提高了。”他说。

王志宏一直积极参与北戴河艺术村落的打造工作,采访时电话响个不停,“都是要看院子的,每天都有艺术家来”。“有人正等着呢,我马上得带人去看院子了。”他匆匆而去,步伐坚定踏实。记者望向村口,几辆参观的车正徐徐而来。

  • 编辑:崔翠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