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老照片里的风景

  • 2018-07-19 19:40:53
  • 京郊日报

最近,《西洋镜》丛书出版了两本老照片集,一本是《燕京胜迹》,一本是《一个英国风光摄影大师镜头下的中国》,作者分别为美国的怀特兄弟和英国的唐纳德·曼尼。通过摄影家的镜头,我们能感受到当年他们面对美丽的古城北京,内心受到的那种震撼。

有多少人曾向往老舍笔下的北平啊!老舍在《想北平》中写道:“那长着红酸枣的老城墙!面向着积水滩,背后是城墙,坐在石上看水中的小蝌蚪或苇叶上的嫩蜻蜓,我可以快乐的坐一天,心中完全安适,无所求也无可怕,像小儿安睡在摇篮里。”

这样的故都风景已如烟云般消散。平和、沧桑、美丽的古城已经成为一座记忆之城。然而,当我们看到这些老照片,被深深地震惊了,百年前外国摄影家拍摄的北平,不就是被民国大师文豪们赞不绝口,心心念念的那座城吗?

这些老照片让人禁不住浮想联翩,照片里的风景现在还能找到吗?因为这个突然冒出的念头,笔者带着老照片到故宫、颐和园、北海、西黄寺、雍和宫等地去寻找100年前的风景。每找到一处,心里就很庆幸,很想轻轻对它们说:“你们还在,真好!”

昔日风景今安在

20世纪初,很多外国人有机会来到中国,融入北京生活。他们将游览的见闻、观察和学习的体会记录下来,以游记、摄影集和回忆录等形式出版,留下很多关于北京的记载。

英国摄影师唐纳德·曼尼就是其中一位,北京是曼尼最早尝试着用镜头去记录的城市。他认为北京是一座浪漫的城市,因为“在中国除北京之外,再无他城拥有如此装饰华丽、规划宏伟的建筑群。天坛和先农坛等皇家祭祀场所林木环绕,花园交错,距繁华的市井街巷不过几步之遥。显而易见,皇室的气息已经与北京融为一体,决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有所消散。”

幸运的是,令曼尼震惊的恢宏的皇家建筑与园林在百年后的北京依然可以看到。

从故宫的俯瞰图上可以看到,相隔百年故宫的宫殿楼宇几乎没有什么变化。但是细心人可能会发现,“故宫博物院”的牌子变了,故宫博物院民国时期匾额为李煜瀛先生书写,现在悬挂的匾额为解放后郭沫若先生书写。照片中还有一个明显变化是,现在故宫北门广场的位置原本有一个庞大的建筑,有着精致的琉璃瓦的屋顶,但如今已经踪迹全无。据记载,景山南门历史上有两重,外圈墙上的门叫做“北上门”,隔着护城河与南面的故宫神武门相对。1956年为拓宽景山前街,“北上门”被拆除了。内圈墙上的门,明朝叫做万岁门,在清朝叫“景山门”,也就是现在的景山公园的大门。 从照片上可以看出,被拆除的“北上门”比景山正门“万岁门”要宽大雄伟得多!

百年后白塔依旧美丽

皇家园林颐和园也是外国摄影家们最青睐的地方之一,老照片中留下了不少长廊、石舫、玉带桥、十七孔桥、佛香阁的倩影,循着老照片一一寻找,同样的景色大多可以找到。只不过今天的颐和园游人如织,喧嚣热闹;昔日的颐和园则寂寥无人,有种幽静神秘的美丽。那时颐和园应该是刚对公众开放,据说票价不算便宜,所以游客不多。当年,王国维还是跟同事借钱买票进的颐和园。据说,王国维徘徊于颐和园长廊,回想起“自沉者能于一刹那间重温其一生之阅历”的箴言,遂“奋身一跃于鱼藻轩前”。今天的我们回顾百年往事,不由感怀今昔,望湖兴叹。

外国摄影家们还拍摄了很多和宗教寺庙有关的作品,诸如碧云寺、戒台寺、雍和宫等,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西黄寺,这个著名的京城秘境。西黄寺是五世达赖喇嘛和六世班禅额尔德尼在北京的驻锡地,顺治皇帝拨巨款9万两白银建造。自1652年建成以来,这座集汉、藏、印三种建筑艺术于一体的寺庙一度作为皇家寺院,一直对外界紧闭大门。寺中有一座“清净化城塔”,俗称“班禅塔”,是乾隆皇帝为纪念在京去世的六世班禅而建造的。它气势宏伟,布局和谐,雕刻精美,圣洁端庄,无愧“北京白塔之冠”的美誉,遗憾的是普通民众一直无缘得见它的真容。

幸运的是,西黄寺最近终于对外开放,笔者拍下的白塔和100年前的老照片相比几乎没有差别,保存极为完好。白塔上布满精美的石雕,须弥座的腰部雕有佛教“八相成道”的故事,画面虽不大,但景物细致生动,栩栩如生,是非常难得的艺术精品。

珍惜这座古老的城市

拍摄过程中,每找到一处老照片里的风景我们都很振奋,甚至可以说是相当幸运的。实际上,更多的景色已经完全消失,比如和北京城墙、城楼有关的一切,不由令人扼腕叹息。

《燕京胜迹》的拍摄者赫伯特·克莱伦斯·怀特(1896-1962)和其胞弟詹姆斯·亨利·怀特(1896-1954)早在100年前就在这本书的序言中写下这样一段话:“北京可不仅仅是一座被巨大城墙包围的城市,这座北方都城个性鲜明,散发出一种‘与众不同’的气质,和其他地方完全不同,独具魅力。与北京的建筑遗迹一样,城内很多东西都能追溯到大约两千年前,就像是整个中国画卷和历史的一个缩影。的确,那些历史的遗迹,不管是废弃的还是无奈遗弃的,都在迅速地衰败。此情此景,每每映入眼帘都让人倍感痛心。不过衰落也只是让这座城市愈加浪漫,曾经的权势滔天也显得愈加神秘。紫禁城、天坛、长城、颐和园等名胜古迹,巍峨壮观,摄人心魄。面对那古老而灿烂的文化遗迹,我们每一个都会显得渺小而卑微。”

摄影家在100年前痛心地看到,北京这些伟大的古迹正在迅速衰败,如今所存可能不足十之一二。如果北京失去了这些古老的建筑,真的就不能称其为北京了,惟有保护珍惜这座古城,才能让我们的后人有机会看到它的美丽。

  • 编辑:贺媛媛(实习)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