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中人物展神韵 清风徐墨得天然

  • 2018-11-03 02:26:46
  • 今晚报

见过画家琚俊雄的人,很容易就被他的爽朗的性格所感染;观赏他的画作,那颇具感染力的绘画语言立刻让人深陷其中。画中严谨的构图,收放自如的线条与传神动情的人物神韵,能引发观者强烈的艺术共鸣。近日,记者特别专访了本市著名画家琚俊雄,听他讲述了自己多年来从事艺术创作的心路历程。

刻苦治学掌握独特“艺术语言”

琚俊雄,1956年生于天津。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美术教育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天津美术家协会理事。是著名中国国画画家白庚延先生入室弟子。多年来,潜心于中国人物画、山水画的创作,并多次入选大型展览获奖。近年来,琚俊雄的艺术创作突飞猛进。这既有赖于他多年的文化积淀,更主要还在于他刻苦勤奋的治学精神以及其对艺术的敏锐感悟。特别是在唐代风情、西部风情人物画的创作方面,琚俊雄更是在传统工笔之外找到了一种写意的语言。

琚俊雄曾从师于国画大家白庚延多年,在白老师身旁习技艺,通画理,琚俊雄画面中的磅礴之势,可谓渊源有由。琚俊雄喜欢读书,尤以唐诗为甚,一词一句日夜揣摩,所以用于绘画时点染间有如歌赋;加之写生也是他日常必修的一项功课,写生本每年要画上一摞,所以琚俊雄画中人物眉眸处自有神韵。所谓天道酬勤,正因为依靠不懈的努力,琚俊雄成功打通了与唐代诗人的“心灵通道”,所以他画的无论是那些打马球的仕女,还是结伴出游的佳丽,虽然高古悠远,却又传神动情,而画面中的酣畅淋漓之气,却又是只专属于他的独特之处。

物象结合作品展现完美“绘画性”

观琚俊雄作画,多放笔直取,实处纤毫毕现,虚处灵影空无,此番腕底功力,成就绝非一日。琚俊雄在墨端炫耀的不仅仅是技巧,他的画总似有画外之音,若唐代高士飘然而至,或酒后放歌,或慷慨陈词。“画以境为先,以气为命脉。”琚俊雄把握画面的本事看似轻松,却实在是来源于案头苦研,来源于心头的推敲。中国水墨的魅力,不在于一遍遍的精描细绘,而在于画室里的孤独求索,在于废画三千,所以画面中的那些飘洒自如的线条,那些清风徐来般的墨韵,看似偶得,其实却是呕心沥血。琚俊雄的勤奋与感悟,于画中自由表达,有胸中逸气,却也厚积薄发。

正因如此,琚俊雄的作品能做到不落前人窠臼。他画中展现的首先是一种绘画性,画面流露出的美感让人一眼望去内心撩动:动态奔腾的马、色彩斑斓的骑手都直接承接了唐代绚烂的气象而又以写意出之,象与色完美融合、浑然一体。琚俊雄将自己的用笔特征巧妙地与物象的块面结合在一起,线不但没有被色“吃掉”,反而还保留了流动性和节奏感。

用传统历练造就“灵性与潜能”

不仅如此,琚俊雄对绘画中的线条也有着特殊的敏感。多少年来,他一直坚持画速写。这一方面练就了他扎实的造型能力,另一方面也体现了画家对线自身美感的执着。

琚俊雄对记者说,1989年,因为工作他第一次来到拉萨。在去拉萨以前,他就对西部的人文很感兴趣,也看过不少这方面的书,对西部有种特殊的情感。因为之前有着大量素描和速写的基础准备积累,因此,他在绘画的题材选择上,特别是人物画,就显得更加得心应手。他描绘少数民族老人,运用干涩、顿挫的线条,表述人物饱经风霜的人生经历。描写伊犁少女,则用流美、婀娜的线,显示出人物青春的律动。在他的唐代风情人物画《打马球》中,线条完全采取速写化的动势,不滞不碍,把马的奔腾与人物骑在马上抢球的姿态表现得紧凑、流畅而有力度。还有钟馗题材的作品,画家把线的力度、笔墨与色彩的冲击力与钟馗阳刚的性格结合得很好,人物内在的刚烈、嫉恶如仇的品性同利落有序的造型形成了内在的一致。所有这些都是琚俊雄对传统历练的结果。凡此种种,都让观者看到画家的灵性和潜能。

琚俊雄称要想成为一个好画家,就要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把人生经历和人生修养放在一个极其重要的位置。所以,琚俊雄的优势还在于他丰富的人生经历。这使得他能从容地驾驭笔墨,并把自己对人生的认识化于笔墨之中,未来,我们也希望能看到琚俊雄更多的优秀作品。

  • 编辑:盛媛媛(实习)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