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张家口的古代建筑:造型别致,结构精巧

  • 2018-11-06 18:00:07
  • 北京旅游网综合

河北张家口起源于哪里?有哪些历史古迹?有哪些古代建筑?这篇文章将告诉你答案!

张家口堡子里

堡子里位于张家口桥西区.堡子里是张家口堡的俗称。张家口堡是张家口市区最早的城堡,是张家口市区的“原点”与“根”。

据史籍记载,张家口堡始建于明宣德四年(1429年),距今已有近600年的历史。“指挥张文主持营建张家口堡。堡方四里有奇。城高三丈二尺。东南两面开有城门,东门日‘永镇’,南门日‘承恩’。”因该堡以北有东、西太平山对峙如巨口,故名“张家口”。张家口堡是长城防线宣府镇的要塞,在阻止蒙古军队的进犯中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战争中从未失守过,故以“武城”之誉而雄冠北疆。堡子里的四合院已成为张家口旅游的一个亮点。

地址:张家口市桥西区堡子里

交通:

张家口市区乘公交车3路,9路,19路,34路,38路在邮电楼站下往西走466米路北。

京张高速-丹拉高速(张家口下高速)-迎宾路(向北行驶)-胜利南路-胜利北路(左转)-五一大街-解放桥-小河套街---东门大街(到达)

清远楼

清远楼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古城宣化正中,又名钟楼,始建于明成化十八年(公元1482年),南与昌平、北与广灵、东与安定、西与大新四门通衡。内实2层,通高25米,楼阁高17米,为3开间,6塔椽,前后明间出抱厦,四周有游廊,支立24根粗大廊柱。上搪为绿色琉璃瓦顶,腰搪、下搪为布瓦顶。梁架斗拱精巧秀丽,循角飞翘,生气盎然。楼上层搪下,悬挂愿额4块,南曰“清远楼”,北曰“声通天籁”,东曰“耸峙严疆”,西曰“震靖边氛”。楼内悬有明嘉靖十八年(公元1539年)铸造的“宣府镇城钟”一口,高2.5米,口径1.7米,重约万斤,用四根通天柱架于楼体上层中央。钟声悠扬宏亮,可传40余里,颇负盛名。从清远楼正上方向下看,由7.5米高的青瓦堆积的底座上,高17米的楼身很像十字形的建筑物。楼台底座开有东西南北四个左右对称的拱形城门。

该楼造型别致,结构精巧严谨。可与武汉黄鹤楼媲美,在国内同属罕见。该楼建筑独具一格,为我国古代精美艺术建筑之一。

走在城中大道上,仰视清远楼您可感受它的威严与雄大。清远楼高三层,楼顶采用歇山式屋檐构造,整楼皆用青瓦、木材建成。楼上有开间房五间,三间进深房,四周设一环形走廊。楼檐是由堪称工艺品的梁、柱以“升”字形支撑,所以檐角那中国传统建筑式样的反翅,至今看上去仍使人联想到腾空而起的情形。日本的建筑大师伊东忠太博士曾著书(《东方的建筑史研究》)称赞清远楼采用的建筑技术与手法,世上绝无仅有。恰恰是由于其木构技法的卓越之美,后人称清远楼为“第二个黄鹤楼”。

修复后的清远楼碧瓦青砖,金龙玉兽傲首长空,飞檐翘角气宇轩昂,廊柱斗拱披红挂翠,雕梁画栋富丽堂皇,古钟高悬风铃叮当,再现了“碧瓦朱甍,烨然绚彩,斗角璇题,突然凌空”的勃勃英姿。

地址: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钟楼大街

孟家坟绣楼

据当地人介绍,该座民宅原为一郭姓人家的私产,郭氏清代投资开采八宝山煤矿,成为当地富豪,营建了这座豪宅。根据绣楼东山墙下镶嵌石碑记载,孟家坟民宅建成于癸丑年,即1913年。

孟家坟民宅整座建筑占地面积1033.6平方米,建筑面积569.05平方米。民宅坐北朝南,砖木结构,分东西两院。东院北房四间,南房三间,东房已毁,门楼一间;西院北房五间,明间及次间前接戏台,东房五间,明间穿堂可通东院,西房原建已毁,现为临时建筑,南房五间,其中明、次间为二层建筑,上层绣楼与戏台相对。该组建筑集中体现了清末及民国初年张家口地区民间建筑的砖雕艺术和外檐装修艺术风格,其中20余种格棂窗,堪称经典之作,是一处难得的民间建筑范例。

1993年,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公布孟家坟民宅为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具有近百年历史的孟家坟民宅,以其精美的建筑装饰工艺,为研究北方地区的民间建筑传统工艺以及蕴涵的历史文化内涵,提供了宝贵的实物例证,是不可多得的建筑文化遗产。

地址:张家口市下花园区孟家坟村

  • 编辑:张晓芳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