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广府,无法磨灭的古镇辉煌

  • 2019-04-15 17:14:33
  • 邯郸之旅

邯郸永年县广府镇于2007年进入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古城记载于春秋,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城池形成于魏晋。隋末唐初夏王窦建德在此建都,是中国北方保存最为完好的古城池之一。广府古城还是杨、武式太极拳的发源地,集“古城、水城、太极城”为一体,有“北方乌镇”之称。

永年县历史文化源远流长,距今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战国时期,赵国就在西阳城建造信宫,做为王侯和群臣聚会的地方;隋末,夏王在永年城(今永年广府)驻城建都;春秋时,这里称为曲梁,明清朝这里成为直隶省广平府。

古老的城墙

广府古城面积1.5平方公里,兴建于元明清时期的古城墙保存完好,现存两瓮城、六城门。城外有护城河和永年洼环绕,城河广阔,地势低洼,周围环水,易守难攻,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广府古城迷人的傍晚景象

城内景致让人仿佛回到80年代的小城市

这里还是杨式、武式太极拳的发祥地,诞生了杨露禅和武禹襄两大门派太极拳创始人,并衍生出孙式和吴式太极拳两大门派,2005年被命名为“中国太极拳之乡”、“中国太极拳研究中心”。杨露禅和武禹襄的故居现在保存完好。

杨露禅故居

杨露禅故居建于晚晴时期,总占地面积980平方米,分为南北两部分。1992年,杨露禅故居在原来的基础上得以复建,整个建筑比原貌规模更大、更高。另外还增设了杨式太极宗师雕像、纪念馆以及供人歇息的凉亭、茶座等。

宗师杨露禅(1799-1872),是太极拳运动中兴代表人物,他先后用了二十年时间,三下陈家沟学得太极拳精髓,粘黏走化,引进落空,千变万化,神出鬼没,达随心所欲的境界。从此,太极拳由不为人所知到为人颂扬,由秘不示人到广为传播。王公贵族、文人学士也纷纷投师门下。为适应这些人群的需要,杨露禅删改陈式老架中发劲、跳跃等难度大的动作,创编了一套架势舒展大方、动作圆润、柔中有刚的“绵式”套路。后由其子杨健侯、杨班侯和其孙杨澄甫修润定型,形成了当今流传最广的杨式太极拳。

武禹襄故居

武禹襄故居是一座具有典型晚清建筑风格的院落。故居占地面积9000平方米,现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故居原有房屋75间,现存42间,分东、中、西三条南北轴线排列。两侧轴线的院落早年不幸被毁,但中轴线的建筑依然保存完好,沿中轴线有三进院落。

自1991年以来,广府古城已成功举办了十二届国际太极拳联谊会,为弘扬光大太极文化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也正是基于广府古城在海内外太极拳界的影响,永年县被命名为“中国太极拳之乡”和“中国太极拳研究中心”。

  • 编辑:高欣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