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永年】永年广府一带“六月一送羊”习俗的由来

  • 2019-11-02 16:19:30
  • 走南闯北永年人

永年广府一带“送羊节”的风俗由来已久,主要是外婆、舅舅给小外孙或小外甥送羊,女儿结婚生子后,每年农历五月,备上烧饼、油条等四样礼品,携子回娘家看望双亲,称“瞧羊”。所以民间流传有“割罢麦子打完场,谁家闺女不瞧娘,瞧娘不是瞧娘,是让娘家去瞧羊”之说。然后农历六月初一由娘家用白面蒸成羊形面食24个(大、中、小羊各8个),兼有麻糖、水果、西瓜等夏季食品送到女儿家,谓之“送羊”。

可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送羊”习俗,谁也说不清楚源于何时,送羊的原因和理由也是众说纷纭,各有说法。其实,关于“送羊”还有好多有趣的故事哩。今天,小编就选取其中一个饱含深意的故事,告诉您“送羊”的缘由。

很久以前,韩陵山脚下有一户人家——张氏和儿子刘小儿。张氏早年守寡,生活靠娘家接济,日子倒也过得去。张氏对儿子过分溺爱,使刘小儿越长越骄横。有一次,因饭菜稍不合口,刘小儿竟把娘推了一跤。张氏痛苦了一场,便回娘家了。到了后晌,张氏才回来。刘小儿又急又怕,急的是娘走后把他饿了一顿,怕的是舅舅来整他。谁知,张氏只对儿子说:“到你姥姥家瞧羊去了,一只母羊下了羊羔,到六月天草肥了,舅舅就把羊送来”。刘小儿这才放了心。

到了六月,舅舅果然送来五只羊,刘小儿每日赶着羊群到野外放。一天,他在树荫下,发现两只小样拱到母羊的奶穗下,先跪下两条前腿,而后才吸奶。刘小儿觉得很有意思,便问一过路的老农。老农语重心长的说:“这羊羔知道它娘生养它的艰难,所以吃奶时要先下跪,谢老母生养之恩哪……”刘小儿听着,突然对老人说了声“谢谢”,扭头就跑。

他一口气跑回家,扑通一下跪在母亲面前,哭着说:“娘啊,往日孩儿不孝,真是连羊羔都不如啊……”

从此,刘小儿一改旧习,孝敬母亲,帮助邻里,学农活,持家务,和母亲过起了美满如意的日子。后来这件事很快就传开了,人们便纷纷学刘小儿的舅舅给外甥送羊,从此教育孩子要孝敬老人。时间久了,每年农历五月间,凡出嫁后当了母亲的女儿,都要带上礼品回娘家去“瞧羊”,到了六月,姥姥家再把用面捏成“羊”形并蒸熟它,送给外孙和外孙女,叫做“送羊”。

这个风俗一直流传到了今天,随着人们生活观念的转变,“习俗也开始花样翻新。以前制作的“面羊”,个头大,样子憨,一个重达10余公斤。现在人们的生活好了,不再注重面羊的重量,但开始加入新元素:味道更加可口,色彩与外观也更加丰富,如新型的“糖羊”、“面包羊”、“蛋糕羊”等,就很受孩子们的喜爱。

到“瞧羊”和“送羊”的时候,一定要将这个故事讲给孩子听,告诉他们“送羊”的意义。让他效仿羔羊跪乳,去孝敬母亲,报答母亲含辛茹苦养育之恩,羊羔为了表示对母羊的孝敬,就用跪着的方式去吃奶,这就是“羔羊跪乳”的来历。

  • 编辑:万玉航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