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宁公园、意式风情区、梁启超纪念馆、望海楼、中山公园、中山路美食街……这些位于河北区颇具盛名的景点竟被一位古稀老人一一跃然纸上,制成“河北揽胜图”。近日,记者走访了画卷的作者,74岁的赵博文先生。
走进赵老的家,各种画具、颜料以及他的诸多画作便映入记者眼帘。“家里的房子拆迁,这是我临时租用的地方。”老人为了进行绘画工作,在屋内特意辟出一个创作空间,他在这里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因为河北区就是我的故乡,起初,画卷的名称被叫做‘故乡揽胜图’,改为‘河北揽胜图’则是更清楚的体现出了河北区的景区内容。”赵老表示,创作这幅画卷的过程中,他的生活得到了很大充实。“这几年,我带着板凳,拿上相机、画本和画笔,走遍了河北区大大小小的景点,记录着家乡的巨变。”
赵博文先生早年曾于河北美术学院(现天津美术学院)学习,美术功底十分扎实。参加工作后,他为了提升自己的绘画技艺,又在新华职大美术系进行了进修。“因为在新华职大,又能重遇之前教授我绘画知识的老师了,所以我又学习了五年。”在此期间,赵博文先生的画作多次参与市内各项美术绘画展览,并数度获得奖项。
“这幅画从一个工地开始,寓意着河北区还在不停地进行建设。”赵老将画卷慢慢的展开,其内容的详实性和精湛的绘画技艺使人惊叹:北宁公园里,游玩的热闹人群和致远塔、钓鱼台、叠翠山交相呼应;中山公园内,孙中山先生的雕像被勾勒得栩栩如生;中山路上,觉悟社、李叔同故居等景点维妙维肖;北安桥下的意风区以及梁启超纪念馆刻画入微,令人叹为观止。这幅长达21米的画卷通过人们在画中的活动,巧妙地将每个场景进行连接并融为一体,其生动性是图解式的画作所不具备的。
“我是土生土长、地地道道的河北区人,在我走访这些景点的时候,十分感叹近年来家乡的变化,我意识到自己有责任,通过画笔将美丽的河北区勾勒出来。”画卷完成后,赵老在社区“火了”:“你看,跳舞这是我;你看,骑车的是我……社区的居民们都很喜欢这幅画。”
这幅几乎囊括了河北区所有景点的画卷,融入了赵老的一份特殊情怀。采访当中,赵老反复提到“看景不如听景”,他将自己的情感融入画中,通过画卷讲述自己与家乡的故事,这种心灵的交换,赋予这些景点更加生动、丰满的形象,让还未游览过的人产生浓厚的兴趣,让游览过的人得到不同的感悟。
“下一步,我计划将天津市的人文风俗进行绘制,并且丰富作品的表现形式。”古稀之年的赵老曾于画卷末题字:谨以拙笔绘之以表倾心美意,可在笔者看,却是“拙笔”不拙,而“别具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