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改变了正定

  • 2019-11-05 15:40:00
  • 回看

正定的好时候刚刚过去的2019年国庆假期,正定接待了208万人次的游客,同比上升23%;实现旅游收入15.6亿元,同比上升29%。折算下来,每个走进正定的游客,消费了七百多块。这个数字,是同期鹿泉的两倍还多。

来过正定的人,多少都会去尝尝「马家鸡」、「郝家排骨」、「王家烧麦」、肉汤饸烙。曾被吐槽为「美食荒漠」的石家庄,这两年一直憋着劲,在滹沱河北岸培育了这几个当地特色美食的品牌,没想到今天火得一塌糊涂。正定当地的朋友吐槽:现在想吃马家鸡,尤其是当天炖出来的母鸡,上午就得去排队,下午肯定抢不上。

鸡都这么抢手,正定可吃、可逛、可玩的地方,如今都是这样人满为患。

正定可真是赶上了「好时候」:从修缮南城门开始,古城内拆迁腾退,希望把城里居高不下的常住人口挪到城外,其主要的承接地就在正定新区,旧城改造的力度甚至比河对岸的主城区还要凶猛。前两天,回看的一位读者问小回:正定的旧城改造,评定旧房的价格不到一万块,是不是有点亏了?看过铁西一万多块商品房的小回直咋舌,可正定的旧改旋风,刮起来还是无人能挡。

归根到底,有决策层的强力支持撑腰,正定这几年的「古城保护」保持了迅雷不及掩耳盗铃响叮当之势。媒体报道说,仅2019年,河北省财政就专门安排了一个亿用以支持正定。

如今的正定人,满满的自豪感,称呼自己都不再是「河北石家庄正定」,而是「河北正定」。正在修编的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主城区和正定县也要分开来做;两者之间的滹沱河,这几年已经投入了几十亿,施工方中国中铁的朋友告诉小回:这是他们在石家庄,仅次于轨道交通的大工程。

正定赶上「好时候」,该感念两个人。没有他俩,这「三山不见、九桥不流」和「九楼四塔八大寺、二十四座金牌坊」,也就没有今日这般锦绣繁华。

奠基

公元969年,是北宋开宝二年。这一年的正定,来了一位「大佬」,他就是那年正指挥南征南汉、目标江山一统的宋太祖赵匡胤。

说来也「巧」:南汉政权控制下的岭南地区,也是一位正定人打下的基础,他就是秦末汉初的赵佗。秦始皇攻灭六国后,兵发三十万南下征讨百越,打算将岭南并入版图,赵佗是领军将领。攻下番禺后,赵佗就地转业,当了地方官,利用秦军带来的内地移民和先进生产力,带领百越人民脱贫攻坚,还打下了今天广州城的第一桩。赵佗打下的基业只传了四代,便被另一位猛人汉武帝灭国,但已经开化的岭南地区,从南越到三国,再到南汉,总能支撑一方势力割据争霸。

这一年,赵匡胤指挥征讨南汉,驻跸正定,听说当地隆兴寺的香火很旺,就打算过去礼佛。出门打仗,谁不希望讨个好彩头?听说国家领导人要来,寺庙上下不敢怠慢,净水泼街、黄土垫道,生怕招待不周。然而,五代十国的中原大地满目疮痍,正定所在的河北地区更是主战场,别的不说,隆兴寺的「镇寺之宝」千手观音,就是被赵匡胤的「老领导」,后周世宗柴荣为找铜铸钱,亲自下手毁掉。隆兴寺的和尚们一合计:领导来了,得让领导给个好政策,隆兴寺才有出路。

可直接找领导要政策,师出无名,谈何容易。况且,当时的赵匡胤定了一条规矩:凡是「老领导」后周世宗停废的寺院,「勿复再置」。陈桥黄袍加身的赵匡胤,不想对提拔自己的老领导指手画脚;更何况,经历战乱的中原人民需要休养生息,恢复寺院,耗资靡费,劳民伤财,赵匡胤肯定不会同意。

直接要政策不行,那就只能另辟蹊径了。隆兴寺的和尚想出了另外一个主意:既然不能直接说,那就让「别人」来说。于是,赵匡胤到隆兴寺礼佛当天,在被毁观音的莲花座上,看到了这样一句话:「遇显即毁,迢宋即兴。」

其实,这样的把戏在历史上早已不是新鲜事。离北宋不远的武周时代,雍州人唐同泰就曾向武则天献上了一块据说在洛水发现的石头,石头上写着「圣母临人、永昌帝业」,借此劝进武则天称帝。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块石头来路不明,多半是有人伪造。然而,无论是当年的武则天,还是后来的赵匡胤,对这样的一语成谶深信不疑:武则天下定决心,迁都洛阳,坐上帝位;赵匡胤也下定决心,破了规矩,出巨资重修隆兴寺的千手观音大佛。

▲ 隆兴寺大悲阁内的千手观音,是中国目前保存最完好、最高的铜铸佛像

隆兴寺的碑文,记录了当时重铸大佛的盛况:掘地基「至于黄泉」,建底座并搭建七根铁柱,以此为龙骨,分七次将佛身铸造完成,最终塑起了这尊近二十米,足有五、六层楼高,迄今中国内地最大的铜佛。也借由这次重塑金身,隆兴寺的庙宇殿阁得以修缮扩建,形成了今天南北纵深、规模宏大的宋代建筑群;山门的那幅「敕建隆兴寺」,尽管是近千年后康熙皇帝所题,但隆兴寺作为皇家寺庙的「身份」,却是当年赵匡胤钦点的。

▲ 隆兴寺内的倒坐观音,塑于明代成化年间,被鲁迅先生赞为「东方美神」,因其将观音塑成一位普通的年轻美貌女子,线条流畅、造型细腻、生动逼真,完全脱离了神像的传奇色彩

以隆兴寺为核心,正定历史的辉煌时代终于拉开帷幕。

「三山不见」,多半是先人的玩笑话。可「九桥不流」,其中的三桥便在隆兴寺的门前,这是皇家寺庙仪秩的硬性要求,也是隆兴寺的独享尊荣。

发现赵匡胤重修隆兴寺,为正定古城重新「奠基」。然而,直到近千年后,这部「古建艺术宝库」的大门,才被一对才子佳人正式打开。

1933年的初冬,从正定火车站里走出了一对夫妇和一个随从。那时的火车站在城西城墙外,一行人上了黄包车,径直进城往东而去。这两个人轻车熟路,很快就到了隆兴寺门前。

那一年,「长城抗战」让东三省的战争硝烟迅速弥漫到整个华北,侵华日军的兵锋已指向京津,兵荒马乱之下,谁也没想到,还有人有「闲情逸致」到正定考察古建筑。那时的隆兴寺有一部分被政府征用,寺门前迎接两个人的,不是口诵佛号的和尚,而是荷枪实弹的大兵。不过,那时候三十二岁的梁思成并不怯场,夏天首次来访的时候,他连哄带吓,便扫清了这些烦人的障碍。

这次陪梁思成到正定的,是他已婚五年的发妻林徽因。那时候的北京小报,最喜欢刺探名门望族的风流韵事,徐志摩和林徽因当年的萌生情愫,成了这些小报反复爆炒的谈资。可梁思成却毫不忌讳,和林徽因在加拿大的渥太华完婚。婚礼上,林徽因不穿婚纱,反而穿自己设计的唐代皇后服饰,更是惊艳四座。婚后,两个人夫唱妇随,在国内风餐露宿,为的就是完成两个人共同的志趣:考察老祖宗留下的建筑瑰宝。

▲ 1933年,梁思成测绘隆兴寺时,在转轮藏殿檐下,这一年的两次考察,让他写成了著名的《正定调查纪略》,从而向全世界打开了正定作为中国「古建艺术宝库」的大门

在梁思成的心目中,他最牵挂的,便是正定。第一次来正定,是他带队,七天时间,给正定的「九楼四塔八大寺」摸底调查,还特别给隆兴寺做了重点测绘。在《正定调查纪略》里,梁思成说,他们经常是踏着「最下几级已没有了」的楼梯,爬上楼去,站在「大部分没有地板」的楼板上,「战兢地看」。

玩命的考察换来了收获满满,梁思成的喜悦之情更是溢于言表。在那篇《正定调查纪略》里,常见他说:「由外表看来,一望即令人惊喜」;「雄伟的斗拱,别处还未曾见过」;「建筑构架如此的简洁了当,如此的合理化,真是少见」;「昂尾方正无雕饰,简朴古劲得很」。

▲ 当年梁思成拍下的正定「四塔」,趟过战火和岁月的侵蚀,保存至今日,难能可贵可以想见,回到北京见到发妻,谈起正定之行收获满满,这位饱览东西方建筑的大家,肯定会像孩子一样兴奋莫名,也会引得林徽因对正定好奇不已,主动提出要跟老公过来瞅瞅。终其一生,梁思成三次到访正定。横跨两千多年,正定的「九楼四塔八大寺」蒙尘已久,也是他推开了这扇大门,用他的眼睛、画笔、相机和语言,将隆兴寺和各大古建筑的魅力呈现在全世界面前。梁思成告诉世人,隆兴寺的摩尼殿「略似北平紫禁城角楼」,「这式样是我们在宋画里所常见,而在遗建中尚未曾得到者」。他告诉世人,隆兴寺的「斗拱奇特」,「都是后世所少见」。他告诉世人,这里「重叠雄伟,可以算是艺臻极品,而在中国建筑物里也是别开生面」。他告诉世人,阳和楼「全部的结构就像一座缩小的天安门」,「庄严尤过于罗马君士坦丁的凯旋门」。

下一个千年

没有赵匡胤的奠基,正定的勃兴或许要等下一个历史窗口期。没有梁思成的记述,正定的魅力或许要等下一位「大家」来发现。可终究,历史没有埋没这座国家级的历史文化名城,这里的「九楼四塔八大寺、二十四座金牌坊」,不仅成为石家庄历史底蕴的「根」,也是正定城市文脉的「根」。

如今的正定,焕然新生。国庆七天的两百多万游客,夜空中漫天绚丽的焰火,焰火下流光溢彩的殿阁,都是这座城市新生的模样。这几年,古城范围内原有的重工业搬的搬,关的关。十年下来,正定的经济总量翻了2.5倍,但工业的分量从十年前的46%压到了今天的40%,旅游领衔的服务业分量则从十年前的36%升到了今天的50%,已经过半。正定终于尝到了甜头:

古城要「腾笼换鸟」,那城市和人口向哪里去?那便是今天正定的另一种新生,在古城以东,新元高速对面。六十多年前,也是梁思成,为北京开出「腾笼换鸟」的药方,但这座五朝古都直到十年前才下定决心,东出通州。和北京相比,正定是幸福的,也是十年前,几百亿砸下来,已经在正定新区打下了基础,为正定东出留下了根基。即便正定新区呱呱坠地仅十年,但其地下的轨道交通和综合管廊,地面的交通路网、市政场馆和公园绿地,这才是一座省会城市应有的模样;石家庄的城市建设,也从未像正定新区这样。

除了城建配套上的「高配置」,似乎整个冀中南所有的政策红利,也都集中在了正定身上。在古城保护砸巨资的同时,决策层给正定新区安排了「自贸区」地位。在政策红利上,冀中南地区是有名的「荒漠」,手握自贸区,当下的正定除了「历史」(正定古城)、「未来」「正定新区」、「产业」(正定高新区)、「上天」(石家庄正定国际机场)和「入地」(高铁、城际铁路、轨道交通和有轨电车)。一手好牌,就看正定怎么打了。

《诗经》说: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古城和新区犹如正定的「两面」:古城这一面,属于正定的过去,是它的光荣;新区这一面,属于正定的未来,是它的梦想。

只不过,万变不离其宗。无论正定如何变,延续千年的文脉和香火不会变,就像新城内的道路,新城内的项目,依然以「九楼四塔八大寺」命名。

  • 编辑:王祖心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