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居寺塔 【河北灵寿】

  • 2019-11-09 22:12:27
  • 宜宾客123

已是晚秋霜降的季节,盘旋巍峨大山,去寻找那款期待许久的古塔。

幽居寺塔在灵寿县寨头乡砂子洞村,这里曾是正定府到五台山朝庙的古道驿口,太行千叠路难行,如今西阜高速已开通,天堑变通途,已经没有了辛苦的预判。

凤翥龙蟠势作环,浮青不断太行山。

砂子洞村共有23道沟,背倚大道梁、牛尾巴梁、井石梁,东指鸡冠石崖、柏崖、乌龟石崖,西探麒麟山,前方隔着慈河与王母山遥遥相望,山成大圆套小圆,环环相扣,风水颇佳,难怪1400多年前的高叡哥眼光犀利,会看中此地。

车停在村中,向一小伙子打听塔在什么位置,适逢其会,他就是村委会的小秦。

知古访古说明来意,他爽明痛快地让我们稍等,开车去村委会拿钥匙,这般古道热肠,令人感动。

幽居寺草创于东魏,北齐天保七年(556年),赵郡王高叡(ruì)节假日游历太行,被青山绿水所吸引,于是成了这里的投资商,垒砖砌像,广置屋舍,有行僧2000余人,可谓大公司,包装后成功上市。

寺院初名为“定国寺”,元代时户口本上改成了“祁林院”,而“幽居寺”不知有何来意,大概与环境有关,山幽水沛,居以修禅。

似水流年,在村头不远处有一地名叫和尚坟,他是幽居寺最后的僧人,1933年冬圆寂后,从此大庙走向了孤单与颓败。

这地方是革命老区,抗战时,寺院是边区政府的被服厂,日倭扫荡时将寺院焚毁,仅有一座方塔和其他石刻件残存呼吸岁月。

幽居寺塔关在一个小院里,塔居中央,四角分别是一块元延祐元年(1314年)《大元历代圣旨恩惠抚护之碑》、一块元大德五年(1301年)《祁林院圣旨碑》,一个龟趺和一个覆莲石础。

延祐碑是块有趣的碑,洋洋洒洒记述的是五台山寿宁寺颓荒与重建的事情,似乎于幽居寺无关。

寿宁寺在五台山台怀的边缘地带,没有游客会去。

那年我去看庙,闲暇之际去摘沙棘,误打误撞进了寿宁寺,它也叫“王子焚身寺”,里面有个铁佛,这是我对它的记忆。

而元代时,当时叫“祁林院”的幽居寺属真定路管辖,重建了寿宁寺的同时,也修缮了这款北齐的庙宇,并将这一带的田产分付给寿宁寺,祁林院成为五台山的下院,这样两个庙的血缘关系就厘清了。

如果要研究寿宁寺庙史,得到它的分公司河北幽居寺去找这块石刻档案,而祁林院的属性也能判定出其为华严宗。

大元历代圣旨恩惠抚护之碑

祁林院圣旨碑方塔为砖石结构,七层,高23米,小巧玲珑,收分弧线优美。

塔刹为山花蕉叶宝珠型,宛若花朵,盛开天庭。

官家断代此塔为唐,大概是重修于唐代的结果。

同样是青砖叠涩出檐,幽居寺塔明显与众不同,塔檐并不是常见的线条状,而是用砖角做成了菱牙状,也许它承托的就是北朝的风格。

此塔几年前被涂脂抹粉,打扮的分外妖娆,通体米黄,隔层塔檐涂铁锈红,这般别致的审美令人汗颜,难怪被国家文物局叫停,如此性质的保护其实就是另一种伤害。

好在塔体有壁画的地方没有遭到涂抹,在四五六层的面南、面西处依然是鲜艳如昨的佛及供养人的彩绘,画技娴熟,不拘泥呆板,但年代无法断论。

这可是室外画,风吹雨打日晒雨淋的,色彩依旧坚挺,而那些相机可以拍坏壁画的敦煌派可以歇一歇了。

塔面南开有一拱券门,里面形成中空,二层以上已用木板档口。

这里曾有三尊大佛,另有18个小型石龛像,嵌在塔内的东西北三面墙上,如今塔内空空如也,而这些北齐旧物现存放在河北博物院的“曲阳石雕”馆里。

1992年三佛中的阿閦佛首被盗,1996年剩余的释迦牟尼佛、无量寿佛两头又被盗贼认真的给偷窃了,到了2014年星云大和尚得到信众捐赠的一佛头,后经辨认,其为幽居寺塔内旧物。

回归之路也是千回百折,石家庄的佛身先运到台北和佛头一起展出九个月,然后又在京城国博亮相,最后回到省会。

而我2016年3月30号去冀博的那天,曲阳石雕馆没有开放,原因就是他们在里面粘佛头呢。

“大齐天保七年(556年)丙子闰月癸巳十五日丁亥,赵郡王高叡仰为亡伯大齐献武皇帝、亡兄文襄皇帝,敬造白石释迦像一区(躯)”

三尊大佛雕琢细腻,衣带如水,中佛阿閦佛面容凝和,结跏趺状坐于须弥台上,施无畏印。

它是高叡为亡伯高欢、亡堂兄高澄、亡父高琛、亡母华阳郡长公主、自己及郑妃所造,是一款荐福超度功能的造像。

高琛是高欢的亲弟弟,后来淫乱大哥家后宫,被高老板杖毙,而高叡的母亲华阳郡长公主则是魏孝武帝元修的妹妹。

高叡造像时,是位23岁的小伙子,36岁那年被胡太后杀于佛院。

生命的尽头是一缕青烟,信仰只是活着时候的力量,身后都是一种未知,造像只是一个过渡载体。

有些物象不是烟消云散,就是走入故纸,幸运的则走进博物馆,而去它们曾经的现场则是另一种感怀的意义。

看完院塔,小秦领我们看了山门和大殿的遗址,如今这里已成菜田。

从格局来看,这里依旧有着唐以前的布局影子,进庙之后,开门见山就是塔,建筑都从属于塔。

而在唐初,中国原有的庭院布局影响了佛寺布局,塔成为配角,后来都置于院后或干脆没有。

秋阳下,塔的周围树木葳蕤,萝卜白菜郁郁葱葱,黄柿如灯笼高挂。

砂子洞村占地9.5平方公里,辖9个自然庄,是美丽乡村和革命老区村。

这里夏有仙桃,秋有板栗、苹果、黄柿、有机冬桃等,这些都是太行山水的恩赐。

小秦还有着他多层次的想法,采摘、农家乐、特色农业和乡村旅游等。

对于家乡的热爱,他滔滔不绝的讲述着。

这地方是个养生谷,其实与“幽居”不谋而合,它是国际庄的后院,离京津也不远,推窗便是风光,这就是巍峨太行的魅力。

有机冬桃邹鲁盛文献,燕赵多雄姿。

离砂子洞村一公里的麒麟院村,还有一个晋察冀边区政府旧址,属于红色系列。

青山、古塔、水库、采摘、清秧剧、红色景点等等都是砂子洞村的标签。

行走和感知是收获也是快乐,幽居寺塔值得一走。

地窖,村里大妈说当年小日本扫荡就躲在这里,它也记述了一段历史。

  • 编辑:王祖心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