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山“拉勾上吊,一百年不许变!”这是一个流传久远的的童谣。小孩子或者年青人,为表示某种承诺,常常有“拉勾”的行为。比如,某家长答应孩子,如果期中考试成绩好,暑假就带他(她)外出旅游。孩子:“真的?”家长:“不骗你!”孩子:“那咱们拉勾!”于是,一边做着小拇指相拉相勾的动作,一边念“唱”着那“古老”的童谣:“拉勾上吊,一百年不许变!”这样就等于家长给了孩子一个确定的承诺,孩子也就相信了这个承诺,并会为了这个承诺而去努力。生活中,这种“拉勾”的现象是很常见的。
“拉勾上吊,一百年不许变”中的“拉勾”,是小指彼此相拉相勾的一种动作。
“拉勾”,本来是一种守约的习俗,后来才渐渐变成孩童的游戏。关于“拉勾”的来源有两种比较可信的说法。一是所谓的红线传说:命中注定在一起的人,互相的小指系有一条象征缘分的红线。拉勾象征着情人之间的约定,并在传播的过程中拓展为一般的约定。二是断指的习俗。这是亚洲古来就有的一种自残明志的行为。这里可以拿日本的情况做一个旁证。在涉及到这种文化行为时,亚洲各国往往是拥有相同起源的不同版本。在日本古代的不少文学作品中就有类似的记述:犯错的武士会自断手指,女子会送自己的断指给意中人……“拉勾”在日语中叫“指切拳万”,在日语中的本意就是未能守约的人要切掉手指、被打万拳。由此可见,这种习俗原本是用手指起誓,毁约者断指,而小指相绕就象征着断指。中文现在的“拉勾”基本只等于“小指相绕”这个动作,那么如果拉勾来自于断指,说明“拉勾”的原始说法中,对“断指”的表达在传播的过程中被有意淡化,转变成了一种更为委婉的表达。
那么“上吊”与“拉勾”又有什么关联呢?有人认为“上吊”是“拉勾”的另一种表达,也就是说“上吊”近似于“拉勾”。如果“拉勾”来源于断指这种惩罚,那么“上吊”同样指惩罚,也就是自缢,这种解释未免有些牵强。实际上不过是说谁如果违背了诺言就不会有好下场。也有人认为,“吊”是以前的“钱串子”的量词,如一吊钱,古时铜钱不好保管,就用绳子串起来,就不会掉了,“上吊”用来比喻把某件事说定了,不改了的意思。
“拉勾上吊”为什么要定“一百年”的期限呢?人们常用“长命百岁”来表达对人长寿的祝福,过去,人活百岁称得上是奇迹,所以誓言期限定为100年,表达有生之年必定遵守的意思。
唐山方言中有一个词儿叫“搜勾”,这个词儿的意思是取消约定或中途退出。例如:“这个事儿咱说定了,你可千万别搜勾哇!”“搜勾”是“拉勾”的反义词。“搜勾”其实应该是“松勾”,就是把“拉勾”的手指松开。“拉勾”是约定,是承诺,“搜勾”当然就是毁约,就是违背承诺。
“拉勾上吊,一百年不许变”,是约定承诺的一种宣誓。这种宣示承诺的方式,一般是小孩子抑或是小青年的“游戏”,如果在中老年人间遇事“拉勾”,如若是开玩笑则可,倘若是郑重其事,那情景就真的是有点儿滑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