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是归拢,“包堆儿”是拢到一堆儿,“归了包堆儿”,就是一总、总共、通通、全部的意思。在这个词语中,“堆”一般不读“duī”,口语着读作“zuī”,汉语中没有“zuī”这个音节,没有相应的文字可以替代。“归了包堆儿”有时也说成“归了地齐”,“了”有时也说成“里”,“了”或“里”都要读轻声。例如:“他说我今儿个跟他找,明儿向他借,好像我欠了他多少钱似的,归了包堆儿就跟他借了三百块钱。”“有事没事就请假,说不来就不来,归了地齐他也没出上半年的工。”
表示“一共、总共”的意思,“归了包堆儿”(归了地齐)也可以简说成“归齐”。例如:“都说他这儿有存款,那儿有存款,像个大款似的,知底的人清楚,他归齐也不过有十万块钱。”“归了包堆儿”与南方话“一榻括(ɡuā)子”的意思相同。如鲁迅先生的《准风月谈》:“连生藏古董、贩卖古董的少爷和商人,也都一榻括子的收进去了。”在《鲁迅全集》中,“一榻括子”均释作“统统、全盘”的意思。再如《海上花列传》:“进城一榻括子用掉十五只洋。”
“归了包堆儿”与“一榻括子”,意思虽一样,但在使用上却略有不同,读者可仔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