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建筑文化记忆,感悟人文色彩

  • 2020-02-24 18:13:49
  • 北京旅游网综合

建筑穿越了千年时空,是凝聚了历史与文化的艺术品,它们犹如画般具有极强的意境之美,值得探寻和研究。今天推荐的这几本有关中国建筑文化的书籍,能让您尽情领略中国古建筑之美。

中国村镇建筑文化

作者:李百浩/万艳华

本书从建筑文化学到建筑思想的渊源、流变,从建筑的词源到典辛制度的考录,从墓葬建筑到园林,从史前的聚落形态到历代城市的演变,从创作理论到形制的源流,从装饰艺术到小品的文化观,从建筑的外部空间构成到环境生态观,从历代名作、名匠到军事、桥梁建筑艺术莫不包罗并列、几乎各专著本身即具有新创性。

满族建筑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作者:陈伯超

本书主要介绍了满族民居概述,满族居民的历史演变及其特点,满族建筑高台之差异,清代王府建筑的规制和特点,清代满城考等内容。满族建筑是中国建筑历史中独成体系的民族建筑系统,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色彩,值得探寻和研究。

留住我国建筑文化的记忆

作者:郑孝燮

正如文题所述,本书是我国著名古建筑保护专家、城市规划专家郑孝燮先生几十年来在建筑文化、文物保护和研究工作方面所做工作的总结。 郑孝燮先生长期致力于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的实践、教育和科学研究。在研究探讨中国城市规划的历史和理论、保护城市历史风貌和文化古迹等方面有很高的造诣;对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倡建及其规划和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本书从他身为全国政协委员为文物保护工作所做的努力、对保护建筑文化的先驱者的缅怀、对北京古都保护问题的研究、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建筑文化建筑历史的探索等方面将郑老多年来的文章汇编成集,一方面留下了保护建筑历史、城市风貌的记忆,一方面也浓缩了我国保护历史名称、文物古迹的历程。

汉传佛寺建筑文化

作者:零落尘

这本书的核心内容是介绍佛寺的建筑(含园林)及其文化。《汉传佛寺建筑文化》作者在这方面下了很大的工夫。他不仅详尽地介绍了寺院的内容,还结合实例介绍了佛寺建筑的布局特点。尤其对寺院中轴线的建筑如山门、钟鼓楼、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藏经阁(楼)等建筑单体及其供奉的佛像做了详细的介绍,对中轴线两侧的配殿以及方丈院、戒坛、罗汉堂、寺塔、经幢等佛教寺院的重要组成要素以及它们的内涵也作了详细说明。为使读者对这些建筑的文化内涵更加了解,作者还选取了大量图片资料加以诠释。这对一般读者了解佛寺建筑文化,有更为直接的帮助。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审美欣赏

作者:王小回

本书有点有面,以建筑为点旁及其他艺术门类;有纵有横,纵向把各个历史年代的建筑以艺术风格传承串联起来,横向把各种建筑归类;综合性与系统性、广泛性与概括性、知识性与趣味性、专业性与通俗性相结合,力图从中梳理出一个内在的线索,在介绍知识的同时兼顾内在的素质培养。此书的出版可为当下的社会提供一些审美和文化方面的帮助,并能激发人们对此一方面的兴趣。

  • 编辑:杨阳2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