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同印象|东交民巷的前世今生

  • 2020-03-14 18:01:18
  • 故宫以东

在北京,大大小小的胡同有几千条,它们如脉络一般密布于这座城市,记录着时代的风貌,历史的变迁,诉说着自己的故事。

东交民巷

北京东城便有这样一条饱经风霜、写满故事的胡同——东交民巷。它西起天安门广场东路,东至崇文门内大街,全长1552米,是北京最长的胡同。作为北京市文物保护街区,东交民巷道路两旁入目皆是各式西洋建筑:红顶的小洋楼、神似“凯旋门”的西式门楼、哥特式风格的教堂与玻璃花窗、天使雕像……漫步在这条巷子中,不仅能感受到浓浓的异国风情,更是仿佛看到了这里曾经的历史。

东交民巷的历史要追溯到元朝时期。当时,东交民巷和现广场西侧的西交民巷是连在一起的一条胡同,位于元大都城南城外,是出售南来粮米之处。这里商贾云集,人来人往,因为有元代控制漕运米粮进京税务所和海关,而成为南粮北运的咽喉要地,得名江米巷。

明代永乐十八年时,朱棣迁都北京,并对北京城重新规划,将都城规模向南扩展,划入内城。在正阳门外建立棋盘街,将原来江米巷截断成为东江米巷和西江米巷。其中,东江米巷成了“五府六部”的所在地,衙署、府第及祠庙较多,吏部、户部、兵部、工部、礼部以及鸿胪寺、会同馆、钦天监、太医院、銮驾库、翰林院、太仆寺、宗人府等单位皆设置于此。

值得一提的是,位于东江米巷中的礼部以及鸿胪寺和会同馆,负责主管与接待朝贡的外族、外国使节事务,主要接待来自安南(越南古称)、蒙古、朝鲜、缅甸等四个藩属国使节,因此这里便成了国外使团经常访问、进出的地方,是朝廷对外交往和与边疆民族联络的活动中心。

到了清代,会同馆改名四译馆,东江米巷也继续保留着外事、礼宾的功能。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俄国使节来北京谈判中俄通商时,在东江米巷御河桥西建立“俄罗斯馆”,即俄罗斯使馆的前身。在随后的乾隆、嘉庆年间,东江米巷也曾建有“迎宾馆”,供外国使臣临时居住。1793年,马戛尔尼率领庞大的英国使团来到北京,也住在东江米巷的四译馆里。

然而,好景不长,一场突如其来的战争,打破了东江米巷数百年的繁华与热闹。咸丰十年(1860年),中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战败,清政府被迫与英、法、美、俄国签订《天津条约》,规定各国可派公使常驻北京。一时之间,各国纷纷派使来华,英国、法国、美国、俄国、德国、西班牙、意大利、奥匈帝国、比利时、荷兰、日本等列强相继在东江米巷地区设立使馆,并建造兵营、饭店、教堂等设施。

其中,英国公使入住东江米巷的淳亲王府(即梁公府,系道光皇帝第七子铁帽子醇亲王奕譞的府邸);法国公使入住安郡王府(即纯府,系努尔哈赤之孙安郡王岳乐的府邸);美国公使进驻美国公民Dr S.SWilliam位于东江米巷的私宅;而俄国公使则入住清初在这里修建的东正教教堂俄罗斯馆。

1900年8月14日,八国联军攻入北京,东江米巷再度被侵占、破坏,太医院的稀世珍宝――针灸铜人被抢走;御河西翰林院内的《永乐大典》《四库全书》等珍本被毁劫殆尽;户部银库数百万两白银被侵略军洗劫一空……不仅如此,1901年的《辛丑条约》,还将东江米巷地区划为“使馆界”,规定使馆界内行政管理权完全归使馆,各国可派兵驻守,一切事务由各国自行处理,清政府一概不能过问,中国人不得在使馆区内居住。各国列强任意改变中国原有街名,将东江米巷改名使馆大街(Legation Street,后正式更名为东交民巷)、长安街改名意大利街、台基厂头条胡同改名赫德路,并在整个使馆界四周建起了高约6米的围墙,围墙上建有8座碉堡,以铁门、岗哨加以隔阻。至此,整个东交民巷地区被彻底占领。

在列强的侵略下,清政府原来建在东交民巷的衙署,除了吏部、户部、礼部三部和宗人府被保留之外,其余尽数被迁走;与此同时,列强在区内大兴土木,大量西式建筑不断涌入,东交民巷地区先后出现了英国汇丰银行、麦加利银行,美国花旗银行,俄国华俄道胜银行,日本横滨正金银行,德国德华银行,法国东方汇理银行等外资银行,以及法国邮局、医院等设施,形成了这里独特的建筑风格。

直到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威武雄健的人民解放军全副武装,按照毛泽东主席指定的路线从永定门入城,过正阳门后向右转弯,雄纠纠气昂昂地穿过驻有外国兵营的东交民巷,才结束了50年来中国武装人员不得进入东交民巷的屈辱历史。此后,北京市军管会于1950年对在北京市内帝国主义兵营的占地进行收回、建筑全部征用,将东交民巷地区重新带回新中国的怀抱。民主德国、匈牙利、缅甸等一些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的国家,则继续沿用在东交民巷的旧有建筑作为使馆,直至1959年所有使馆全部迁出。

百年来,东交民巷经历过战火的洗礼,遭遇过离别的痛心,也见证过岁月的更替。如今,这里已蜕变成为一处集使馆、教堂、银行、官邸、俱乐部为一体的欧式风格街区,也是北京仅存的二十世纪初的西洋风格建筑群——东交民巷使馆建筑群,保存有法国使馆、奥匈使馆、比利时使馆、日本公使馆和使馆、意大利使馆、英国使馆、正金银行、花旗银行、东方汇理银行、华俄银行和国际俱乐部及法国兵营等历史建筑。这些建筑基本还保持着旧时原貌,多已改为国家机关办公地点,北京市公安局、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中国青年旅行社、外交部招待所等都位于这里。

信步而行,散布于街道两旁的,是一座座外观呈现为欧美折衷主义风格的老式建筑,用清水砖砌出线脚和壁柱,砖拱券加外廊,木结构角檩架,铁皮坡顶。同样的建筑风格,在融入了各国独特的建筑元素后,样式便大有不同。放眼望去,可谓是形态各异、百花争艳、各有千秋,不但展现出深刻多彩的美感,也蕴含着浓浓的文化气息。

这里不仅是近代欧洲建筑艺术的缩影,更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实物遗存,有着现实的爱国主义教育意义。英国兵营、法国兵营的部分残迹,残存的碉堡与界墙,还有高高挂在灰墙之上的“1992年此地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木牌,都在不断提醒着踏进这里的人们当年发生于此惨痛回忆。2001年6月25日,东交民巷使馆建筑群作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2017年12月2日,入选“第二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

数百年的时光,为东交民巷烙下了岁月的痕迹,也赋予了它不平凡的故事。行走在东交民巷,每一楼都是风景,每一步都是历史,它的美与深刻,值得细细品味。

  • 编辑:李寒露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