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河北民俗文化

  • 2020-03-25 17:44:30
  • 河北文化发展

不知大家还记不记得自己家乡的一些民俗文化,或者大家有没有亲身经历深入了解过家乡的风土人情呢?这些属于河北老乡们的记忆,一直传承至今,逐渐成为河北文化的象征,这些民俗,你还记得哪些呢?

1、吴桥杂技

吴桥是河北省的庙会盛地,没到庙会时节,当地人会在会上演各种高难度的杂技供人们欣赏,例如:舞狮子、双龙戏珠等。吴桥杂技已经代代相传很多年,当地人大多都会杂技,而且种类繁多,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一种产业。随着杂技产业的“走出去”,吴桥也逐渐成为世人皆知的杂技产地,杂技也因此成为吴桥的一种标志性符号。

2、木板年画

河北武强木板年画已经被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古老的武强木板年画主要是利用印刷技术,将刻制在木板上的图案复制成品,在节日前上市,供市民使用。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审美水平和技术都有了很大的进步,木板年画不仅在图案还是在复制技术方面也有了很大的突破,逐渐发展成为一种产业,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3、皮影戏

皮影戏发源于河北省乐亭县,是戏剧表演的一种特殊形式。河北皮影戏很多作品都获得过国际大奖,例如《三打白骨精》。皮影戏登上舞台便受到了大众的欢迎,并逐渐发展为广受世界欢迎的一种艺术形式,成为河北省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漫步古街,品尝美味佳肴,感受千百年来古镇烟火的味道,是永恒的主题。望着山看水,看到城市,和地图一起吸引着我们。

  • 编辑:万玉航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