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民族艺术中的瑰宝-武强年画

  • 2020-03-25 17:38:53
  • 不言堂

年画、皮影、雕刻、脸谱、泥塑、剪纸、水墨画……这是河北武强木板年画艺人、文化传承人张光宁的工作室,屋子被浓厚的艺术气氛所包围,仿佛是一个小型的民俗文化展。在这些传统物件中,年画最为古色古香,张光宁说:“我非常热爱中国的传统年画。”

武强年画是木版套色水印,由于工艺制作和刻印方法的特殊效果,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构图匀称饱满,装饰性很强,线条粗犷简练,挺拔疏落,遒劲健美,直朴稚拙;色彩强烈,浓烈而不凝滞,单纯而有变化,常以大红大绿等明快舒畅的色调,形成一种喜气洋洋的热烈气氛。

张光宁,从小就喜爱民俗文化,对年画情有独钟,现任河北画院研究所秘书长,是河北武强年画艺人、文化传承人。1964年出生,家乡在河北武强。武强年画有着近700年的悠久历史,在这样耳濡目染的环境下,张光宁从小就开始画年画,但是他的年画道路却并不是一帆风顺。迫于生活,张光宁曾间断了年画研究这条路,走上了拥有稳定收入的工作岗位,但对于年画的喜爱却始终如一,随着年龄的增长愈加强烈。

2003年冬天,他从企业改制中走了出来,怀着对年画的热爱,他抑制不住内心的冲动,骑摩托车从石家庄到武强博物馆,一口气跑了148公里,细品每一幅年画作品,体会武强年画的博大精深,并找到博物馆馆长戚建民深入探讨年画知识,从年画的文化内涵、构图创作、材料创新、传承发展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学习与研究。

凭着对中国传统年画的热爱与执着,张光宁用数年时间走遍了全国各大年画产地,并进行了广泛的交流与学习。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杨家埠、山西平阳、陕西凤翔、苏州桃花坞、河南朱仙镇、四川绵竹、重庆梁平、湖南滩头等地都有他探寻的身影。

探寻中国传统年画的起源、全国各地年画的文化差异、各地年画的当前生态等,同时收藏了大量的各地年画作品,并且建有自己的年画作坊,制作、生产中国传统木版年画,并不断探索创新,做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年画。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老百姓认为万物都有一个神灵在管控着,树有树神、井有井神、床有床神、路有路神、车有车神。“万物有灵、自然崇拜的报恩思想,和敬老爱幼、三纲五常的道德规矩”,这是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一种道德文明。它有很多好处,能约束大家的内心,多做好事善事,这样家家就和睦了,社会也就和谐了。而年画是一种文化产品,是国家一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张光宁希望,民俗艺术文化应回归自然,回到老百姓的生活里,与新时代的元素符号重新组合,创新,传承下去,融入到现代文明发展之中,让传统文化在现代文明中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大师有空,引领我们的精神生活,一直秉承“传递爱与正能量”的宗旨,在传统文化方面也愿意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而年画是老百姓的精神家园的体现,是老百姓社会思想的千年史,我们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共享这种传统之美。

我们相信,文化是一脉相承的,可以用现代的形式来表达。张光宁老师入驻大师有空即可将传统的年画和互联网结合起来,用现在年轻人最喜欢、最愿意接受的方式来传承我们的传统文化。

  • 编辑:万玉航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