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蒋晨明
铁门胡同,位于西城区菜市口东北角。由于现代建筑群的建设,如今的胡同只剩下了半截。尽管如此,胡同里依然“藏”有宝贝——铁门胡同11号施愚山故居。
对一些读者来说,施愚山的名字或许会有点陌生,但若提蒲松龄,你就熟悉了。施愚山是清代文学家,而蒲松龄就是他的得意门生。
施愚山故居在历史上也是“宣城会馆”,是南城众多会馆里的一座。如今故居大门上仍保留着四个沧桑的大门簪,彰显着它的与众不同。施愚山是安徽宣城人,就居住在此。施虽然不及蒲松龄有名气,但在业界地位极高。他文章醇雅,尤工于诗,时号“宣城体”,有“燕台七子”之称,与宋琬有“南施北宋”之名,并位列于“清初六家”“海内八大家”。由此可见其在清初文学界是享有盛名的。
由于各种历史原因,铁门胡同11号早已成了大杂院。随着胡同文化的进一步发掘,2013年该院落被列入西城区普查登记文物。此院曾为施愚山故居和宣城会馆的故事也逐渐广为人知。如今,院落内部还是破败不堪,一棵老树承载着小院的过往。目前,有关部门已对其实施了腾退,故居正在等待重修复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