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从古籍记载“砭石”的运用,伏羲氏“尝百草而制九针”,到经络、腧穴理论和诊疗体系的形成,经历了数千年。程氏针灸的“三才针法”便是根据元代的“三才法”进行了改进和简化,三才针法是程氏针灸的技术基础,非常具有代表性。程氏针灸作为北京市唯一非遗项目针灸专科保护单位,将“缘理辨证、据证立法、依法定方、明性配穴、循章施术”五大环节融汇统一,强调经络辨证、穴性理论,形成了以“天人地”三才针法为技法特点。现任代表性传承人程凯(程莘农院士长孙),建立了北京大诚中医针灸医院,并依托其成功申报北京区级及市级非遗项目,成立“程莘农名家研究室”,开展系统保护工作。
初到程氏针灸(北京大诚中医针灸医院)的门诊大厅,正当欣赏伫立在入口处的扁鹊铜像时,迎面走来一位温文尔雅的高个儿男士,便觉这位先生有几分扁鹊的气质,走近便知是程氏针灸第四代传承人程凯(以下简称程大夫)。得知程大夫上午在身着严密防护服的情况下诊疗了近30名患者,且没有吃午饭便赶过来接受本刊记者的采访,很是感动。简短介绍后,便和程大夫聊起了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程氏针灸来。
谈起对针灸魅力的感受,程大夫觉得针灸不但是一门技术,它还是一门艺术,是一件艺术品。“当我每扎一针的时候,就会有一种愉悦感。所以说,如果当你觉得是一种愉悦状态的时候,它就最容易能做成艺术品。”
的确,针灸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的体现。在问到程氏针灸是如何把这门传统中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做成活态时,程大夫强调,“所谓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就是以人、活的人的存续状态作为传承过程。”程氏针灸更加注重让“活的人”、让医生传承程氏针灸,而不只是局限在博物馆中。这样一来,程氏针灸的学术体系、学术思想会慢慢地成为人们认可的东西,这样才会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我也是这么做的,确实有效,我再传给别人,就是活体”,所以程氏针灸更注重对人才的培养。“我们不会单纯地录制很多东西或写很多的书。当你看到一本书,你不会重现出来,而是需要研究很长时间,然后才可能重现出来。”程大夫如是说。
程家祖籍安徽歙县,后祖上迁至江苏淮阴,世代业儒。程家10代出27名秀才,是书香门第的旺族。程莘农的高祖程师点、曾祖程大镛,均系一代名儒;其叔祖程振六是当地名举人,他将程家所居水渡口寓所的巷子易名为“集贤巷”;其父,程氏针灸创始人程震黌(字序生1870年-1947年)为清末最后一次科举的秀才,是当地有名的私塾先生,门人弟子很多,当时淮阴大多的士绅名流多出自其门下。其与吴鞠通后人同居于淮阴城东10里以内,受吴氏族人影响尤喜读医书,与当地医道儒界名人陆慕韩、汪小川等交往甚密,并深受影响,精研歧黄之术。明清瘟疫流行,故弃儒向医,乃朝儒夕医,除私塾教授中医中药外,还时常用针刺艾灸、刮痧拔罐、偏方验方等服务乡邻,被半途尊为“先生郞中”。此后将中医针灸列为家学传承,以家族谋生繁衍。其子程莘农(1921年-2015年)继承祖训,受父启蒙,16岁拜淮阴名医陆廷琦为师。19岁挂牌行医,1948年获中华民国考试院颁发的医师证书。这一时期,为程氏学术思想形成和发展奠定了中医理论基础。上世纪70年代,程莘农作为国家八五科技攀登计划“经络的研究”的首席科学家从事经络实质性研究工作,其涉及医、教、研和国际教育,使学术思想和技法特色逐渐完善,自成体系,形成“理法方穴术”五大环节相统一,强调经络辨证、穴性理论和三才针法的程氏针灸学术内核,总结形成了针对疼痛、失眠、消渴、月经病、鼻炎、中风、儿童弱视等几十种优势病种的特色诊疗体系,保留和发扬了传统针灸的精髓,是现代针灸不可多得的一个重要分支。
一般非遗的传承比较注重师徒、家族传承,但程氏针灸有六大传承方式,包括师徒传承、家族传承、院校传承、工作传承、培训班传承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程氏针灸延续了五代传承人,其中程莘农为代表性传承人,后其嫡孙程凯继任代表性传承人,以程莘农学术思想为代表的程氏针灸具有清晰的传承脉络和悠久的传承历史、完整的学术体系和良好的临床效果。2009年,以第三代继承人程莘农长子程红锋、传承博士后杨金生以及嫡孙第四代继承人程凯为主,总结程莘农学术思想、技法特征,梳理六大传承体系和脉络,依托北京大诚中医针灸医院,向北京市海淀区申请成为非遗保护项目,同年申请成为北京市非遗保护项目,次年被列入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10年至今,以程凯为主,逐渐建立第五代传承队伍。
程氏针灸学术思想和临床技法具有鲜明特色,即经络辨证、穴性理论和三才针法。其强调要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贯彻理、法、方、穴、术的统一,即“缘理辨证、据证立法、依法定方、明性配穴、循章施术”,五者统一,方能事半功倍,游刃有余。
程氏针灸总结出了一种易学、易教、病人痛苦小的毫针刺法,即程氏“三才针法”。持针讲究指实腕虚;进针讲究三才,即结合病情、体质、穴位解剖等因素分浅、中、深三层操作;行针讲究快速震颤,得气为要;补泻讲究飞旋,动作连贯,一气呵成。气随人意,使针达病所,气血和调,正胜邪去。三才针法包括了:指实腕虚持针法,即悬指、悬腕、悬肘、提腕力要虚,持针时手指用力,灵活施针;三才进针法,即飞针进针1分或2分,再调整天人地的层次,进针无痛、针身不弯、行针自如;震颤催气法,就是手不离针,施以快速震颤手法,针体可直立,亦可顺经或逆经以明补泻,或催气速达病所;最后是飞旋补泻法,即得气后,如需进一步施以补泻手法,则手指在离开针柄的一瞬间,施以飞旋动作。
程氏三才针法,是程氏针灸的技术基础,在此基础上,程氏针灸的传人,根据自己的个人兴趣不同,在程莘农指导下,分别在不同领域,使程氏针灸的诊疗技术得到了拓展,充实了程氏针灸的学术内涵。
当提到针灸治病的时候,大多数人都会觉得一针扎下去会很疼。出于好奇,我便“战战兢兢”地体验了一番程氏针灸的厉害。经历这次亲身体验,我感受到了中医的神奇,更加心领神会了中医养生的大智慧,当我们在忙碌纷繁工作生活环境中出现了亚健康状态,或因旅行的劳累,生活不规律,导致健康出问题,我们到底应该怎样做,如何养生呢?程大夫认为,养生习惯应该因人而异,要保持一种生命节律。
中医针灸作为一种古老医术,至今仍在临床广泛应用。采访完程大夫,亲身感受到了程氏针灸的博大精深。相信程氏针灸的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会使更多针灸医生投身于针灸事业,也将使更多的患者受益于程氏针灸的临床经验,祛除病痛,实现中医药造福人类。
北京大诚中医针灸医院(程氏针灸):
服务时间:周一至周日 9:00-18:00
电话:400-803-5255 010-62800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