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大运河 | 白如雪、细如丝、空如竹、韧如藤——这面怎么做出来的

  • 2020-10-22 17:06:57
  • 河北旅游 TV

纵贯县境150华里的千年大运河,不仅为故城积淀了开放包容、重德尚义的文化底蕴,更是孕育了大运河畔经久不衰的美味佳肴。今天我们要跟大家介绍一种运河美食,也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故城龙凤贡面。

据甘陵县志记载,甘陵手工挂面在明宣德年间就已经作为贡品进入皇宫的御膳房。清朝乾隆皇帝南巡至甘陵驿站时,品尝了甘陵挂面后,龙颜大悦。从此,甘陵挂面便随着运河水一路北上,作为贡品进入皇宫。乾隆皇帝喜爱有加,亲笔御封为"上用龙须凤尾贡面"。由此,龙凤贡面便名扬天下,被视为珍品。

故城紧靠京杭大运河,客商如云,人们来到这里,都要品尝龙凤贡面,并随身带回与家人享用或馈赠亲友,因此龙凤贡面几百年来经久不衰。

1900年在天津举办的九国手工制品评比大会上,龙凤贡面荣获铜牌奖,2006年被列为河北省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刁建民是龙凤贡面技艺第六代传承人。他说,龙凤贡面有四大特点:白如雪,细如丝,空如竹,韧如藤。入口细腻柔软,清香可口,有筋骨,不发粘,易消化。还有一个独特之处就是由于贡面中间是空心的,吸水力强,吃的时候,汤面各半,但将面挑起,却不见碗中有汤。将面再放回碗中时,汤水又再次出来。

刁建民说,龙凤贡面制作工艺非常复杂,共有24个工序,凌晨三点制面师傅就要将面和好,醒好。然后就是不断的抻面、醒面,给面条“上劲儿”。在建民贡面生产车间,我们见到了龙凤贡面最重要的两次抻面过程。最后在高4米多类似衣架的面架上将面继续拉抻制作成细丝,远远望去,抻好的龙凤贡面宛如一面奶白色丝绸,随微风飘逸。

刁建民表示,为了保持龙凤贡面独特的口感,百年来,制面技艺一直被传承得很好,如今已经成为故城人民馈赠亲友必不可少的佳品。

  • 编辑: 王志胜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