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河北】河北非遗——军卢村音乐会

  • 2020-10-28 17:56:10
  • 方志河北

军卢村音乐会

公布时间:2008(第二批)

申报地区: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区

冀中笙管乐流传于北京以南、天津以西,沧州、定州以北的近三十个县市,是冀中平原一带特有的一个鼓吹乐品种,民间俗称“音乐会”,因主要用管子领奏、用笙等合奏,又称“笙管乐”。除笙、管、笛等吹奏乐器外,冀中笙管乐使用的乐器还有云锣、鼓、铙、钹、铛铛等击奏乐器。笙管乐的乐曲分套曲、小曲及独立成套的打击乐三类,其中套曲篇幅长大,结构复杂,是整个演奏曲目的主要组成部分。冀中笙管乐遍布整个冀中平原,这一地域内的农民以村为单位借乐结会,在本地的祭祀、丧葬等民俗活动中演奏,并以自己独特的方式世代传承。

军卢村隶属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区杨税务乡,这里的音乐传统历史悠久,早在19世纪末义和团运动之前,村中就有名为音乐会的民间乐队组织形式,长期活跃在当地群众中。义和团大师兄冯兆来善吹管子,是军卢村音乐会的主要成员。义和团在军卢村三关庙前设坛举义之后,音乐会全体成员都参加了义和团。冯兆来认为,义和团应该文武兼备,以武杀敌,以文鼓舞将士们的斗志。基于这种设想,他扩大了音乐会的规模,将之变成为军卢村义和团的“军乐队”,根据音乐所表达的不同情绪,对原有曲目进行选择加工和改编,使之为义和团的需要服务。

军卢村音乐会有文、武场之分,演奏者通常为10人,文、武场各5人。文场乐器由一根管子、一支笛子、一架云锣和两攒笙组成,武场乐器由一副钹、一副小镲、一架堂鼓或扁鼓及两副铙组成。

军卢村音乐会以往演奏的曲目很多,其中不少现在已经失传。当年冯兆来留下的乐谱在“文革”中被烧毁,现经老乐师回忆并整理成工尺谱传承下来的有《堂头令》、《望江南》、《浪淘沙》、《三教》、《斗鹌鹑》、《挂金锁》、《柳含烟》、《刀兵祭》、《翠竹帘》、《巧跳神》、《淘金令》、《倒提金灯》、《跌落金钱》、《三支箭》等三十余首。

军卢村音乐会源于民间,又与当地民众的斗争生活紧密相连,显现出鲜明的时代气息及地域特征,在义和团运动及相关历史文化和民间艺术的研究方面具有重要的资料价值。

  • 编辑: 王志胜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