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从甄嬛传到延禧攻略,各种宫廷古装剧红了又红,除了剧情外,最吸引人的应该就是后宫中各位妃嫔小主的穿戴首饰了。珠宝设计在中国历史上可谓造诣高深,源远流长,而花丝镶嵌就是宫廷中的高级定制。
说起花丝镶嵌,跟咱们大通州可有着非常深的渊源,原北京花丝镶嵌厂就坐落于通州城内“三塔一庙”景区里,当时这里可是通州的明星企业,老通州人没有不知道的,能进入到花丝厂工作曾经是许多通州青年的梦想。
赵云亮,从1979年踏入北京花丝镶嵌厂技校成为第一届学生开始,就再也没有离开花丝镶嵌这个行当。师从姚迎春先生(其师王百川传承于清宫造办处)。花丝镶嵌一脉相承来源于皇家工艺。自从事花丝镶嵌工艺以来带徒近百名,其中多名徒弟被评为技师或工艺美术大师。2002年在北京画家村之称的通州宋庄创办赵云亮细金坊。自创立以来多次获得全国大奖:历时一年六个月制作的大型摆件《盛世中国》于2015年第四届中国(大连)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中艺杯”荣获“金奖”;翌年在2016世界手工艺产业博览会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再获“金奖”。2016年初着手制作耗时18个月《凤凰涅槃》荣获2018“工美杯”北京传统工艺美术大赛“金奖”。
花丝镶嵌,又叫细金工艺,是一门传承久远的汉族手工技艺,主要用于皇家饰品的制作。它是“花丝”和“镶嵌”两种制作技艺的结合。花丝是将黄金、白银加工成丝,再经盘曲、掐花、填丝、堆垒等手段制作工艺品。镶嵌则是把金、银薄片,捶打成器皿,然后錾出图案,镶以宝石、珍珠而成。
掐丝手艺就是纯手工制作,就是用镊子或钳子将花丝掐成各种纹样的工艺,掐丝工艺是花丝镶嵌工艺中的基本功也是最难掌握的技术。
填丝也叫平填,俗称填花丝,是将制成的花丝图案平填在规定的图案里,填丝是花丝工艺中最单调也是花丝镶嵌手工艺里最费时的工序。花丝镶嵌的攒工艺就是把零部件组装在一起叫攒。焊接是将制成的纹样拼在一起,通过焊接组成完整首饰的工艺过程。堆垒是用堆炭灰的方法将丝码在炭灰形上绕匀,再垒出各种形状,并用小筛将药粉筛匀、焊好的工序过程。织编和草编、竹编是一样的,只不过金、银编织难度大些,这要有经验的艺人手劲均匀才能编织好。
花丝镶嵌工艺早在春秋时就已有雏形,战国时期的金银错、唐代的金银平脱是它的前身,元、明、清三代在北京形成了全国最大的花丝制作中心。明代达到高超的艺术水平,清代有了更大的发展,名品不断涌现,很多成为宫廷贡品。
花丝镶嵌工艺尤以编织、堆垒技法见长,而且还常用点翠工艺,取得金碧辉煌的效果。对宝石的大量运用和完善了宝石镶嵌工艺,是明代花丝镶嵌首饰对中国传统首饰的最重要贡献,它改变了中华民族传统首饰重纹饰轻宝石的传统。清代宝石资源逐渐枯竭,采用点翠和烧蓝来替代宝石的位置。其工艺所用原材料贵重,人工耗费巨大,非宫廷不足以享用,这些饰品精美绝伦,具有皇家的高贵、典雅气质。从工艺技巧上来说,不论是从工序的繁复精细程度,还是从成品的精美华贵程度来说,花丝镶嵌工艺及其作品都称得上手工瑰宝~
虽说如今的大牌饰品众多,但只要看到了花丝镶嵌作品,那么一眼就会沉沦~毕竟在这繁华浮躁的空间中,珍贵的不再是设计中使用了什么样的金银珠宝,而是花费在这件事上的时间,只有时间的厚度才能让一件冰冷的珠宝有了独特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