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衡水魅力非遗|藏在深闺的民间艺术瑰宝 法帖

  • 2021-04-01 16:18:45
  • 衡水旅游圈

大美衡水魅力非遗

法帖,藏在深闺的民间艺术瑰宝,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有点陌生,但它却是衡水市六项国家级非遗中的一项,从明朝发源以来,至今已经流传600多年。

衡水法帖雕版拓印工艺是指将名家书法墨迹镌刻在木板或者石板上,然后拓成墨本并装裱成卷或册,成为人们学习书法的范本,同时起到了传播古人书法的作用。通过这种古老的复、印刷技术,历史上众多的名家名帖才得以流传下来。衡水法帖作为载体,为中华民族独有的书法艺术的传承、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我们在衡水法帖博物馆见到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衡水法帖雕版拓印技艺的河北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李广民。他向我们讲述了法帖的起源和制作技艺。李广民出生于1972年,目前正是他事业创作的高峰。将近30多年的法帖雕刻经验,使他的技艺出神入化。他的法帖作品往往能够将不同流派名家的书法技艺表现得淋漓尽致,因此他的作品多被中国书画收藏家协会碑帖研究委员会收购。

据李广民介绍,被称为“中国木刻法帖第一村”的衡水市桃城区的阎庄是衡水法帖的产生地。该村制贴的历史自明代永乐年间开始,在清代乾隆年间达到鼎盛。当时村里几乎家家户户以刻印、销售法帖为业,其精湛的雕刻技艺充分呈现了汉字书法的精妙。主要用于启蒙教育、研习书法、佛教传播。行销的范围包括京、津、冀、鲁、豫、晋及东三省等大半个中国。六百多年的发展史,使衡水法帖拓印技艺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雕刻、拓印、制作技术方法。衡水法帖所拓的帖片,字体齐全秀美,自然古朴,气韵生动,真实地反映了原作品的艺术风格。其作品名家名帖居多,有《兰亭序》、《神童诗》、《治家格言》、《读书训》、《赤壁赋》、《道德经》、《千字文》、《十三行》以及字组画、楹联等。字体有楷书、行书、隶书、草书、篆书等。2006年,衡水法帖雕版拓印技艺被列入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11年,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拓印是一门古老的技艺,甚至早于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复制、印刷技艺也随之突飞猛进。印刷速度快、功能强大的现代印刷设备层出不穷。传统的法帖雕版拓印技艺渐渐被人们遗忘。如今,学习衡水法帖雕版拓印技艺的人越来越少了。在曾经的“中国木刻法帖第一村”阎庄,现在制作法帖的人也寥寥无几。

鉴于其珍贵的文物价值和较高的艺术价值、学术价值,1994年国家文物局拨专款在宝云寺院内建起了“法帖博物馆”。2009年,法帖博物馆迁入市中心人民路习三展览馆,博物馆现有历史沿革、发现挖掘、精品展示、研究成果、场景再现5个常设陈列。这里既能看到具有代表性的法帖帖板、拓品,囊括真、草、隶、篆、楷各种字体帖板和拓品,还能了解当年北京琉璃厂社会各界人士争购的场面,及由衡水阎庄到京津冀辽各大商埠绘刻、拓印、装裱、运销等产供销流程,各类书法名篇复制精品进入千家万户装点生活的情景。作为中国唯一的木刻法帖专题博物馆,它使得法帖这个藏在深闺的民间艺术瑰宝得到了很好的保护与传承。

  • 编辑:刘瑞莹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