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潭柘紫石”石质致密细腻,叩之铮铮似金声,抚之如幼儿柔肤,色深紫如肝,适于雕刻,制砚尤佳。“潭柘紫石”产于两亿年前二叠纪红庙岭组地层中,经化验和科学鉴定,属红柱石铁质泥质板岩,岩性同端、歙砚石虽属同一大类,但因红柱石硬度大,颗粒均匀以及显微结构等特性,制砚工艺性能优于端歙。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明、清古砚中,有“潭柘紫石砚”的珍品。
“潭柘紫石砚”继承了明清古砚宫廷砚的制砚精髓,造型古朴典雅,图饰大气美观,刀法圆润朴秀,质美艺馨。它不仅丰富了首都市场,而且也填补了北京市的一项空白。
作为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独特的魅力享誉砚林。据有关国家领导人及部分著名书画家朱学范、赵朴初、启功、肖劳、董寿平试用鉴评,“潭柘紫石砚”石质细腻,晶莹温润,研之有声,易于发墨,而且经久不涸。具有不吸水,不耗墨,不损笔毫等特点,堪与端、歙名砚媲美。
“巧斫燕山骨,名标潭柘寺。发墨最宜书,日写千万字。”这是已故著名书法大师启功先生当年在试用潭柘紫石砚之后的信手挥毫。
2007年6月,被列为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2009年,又被北京市工商局评审为北京市著名商标”产品;
2015年获得“北京礼物”银奖;连续四年参加全国文房四宝博览会荣获金奖、银奖等荣誉;
2014、2015获得中国工美百花奖的金奖和银奖;
2015年北京工艺美术博览会上获得金奖,作品被收录到“京华瑰宝”专集上;
2013年、2014年、2015年获得中华精品砚金奖;
2016年在手工艺博览会上荣获金奖和银奖各一枚;
2017年获国匠杯金奖;连续多年参加金凤凰创新大奖赛,荣获奖项。
据著名书画家朱学范、赵朴初、启功、肖劳、董寿平试用鉴评,“潭柘紫石砚”石质细腻,晶莹温润,研之有声,易于发墨,而且经久不涸。具有不吸水,不耗墨,不损笔毫等特点,堪与端、歙名砚媲美。
潭柘紫石砚是用潭柘紫石加工而成的,潭柘紫石产于京西潭柘寺附近的山上,于两亿年前二叠纪红庙岭组地层中,据文物部门考证,早在明英宗正统年间,宫廷就曾专门组织过开采。
潭柘紫石石质致密细腻,叩之铮铮似金声,抚之如幼儿柔肤,色深紫如肝,适于雕刻,制砚尤佳。作为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独特的魅力享誉砚林。
“鹤鹿同春”砚是潭柘紫石砚代表性作品之一,随形而制,自然生动,主题表现鹤鹿同春。左上为鹤,右下为鹿,顶部为古松和祥云。鹤象征长寿,鹿同禄,象征福禄。此砚布局合理,造型古拙,为砚中佳品。
“岁寒三友砚”砚池上有盖,与砚体合为一体。砚体雕刻古松、翠竹,与砚盖上梅花组成“岁寒三友”图案。“岁寒三友”为古代文人表达节操和志向的通用题材。此砚雕刻精细,布局紧凑,为砚中佳品。
地 址:北京市门头沟区增产路166号
联系方式:18811223379/69844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