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艺术,蛋雕一绝,具有极高收藏价值的艺术珍品

  • 2021-05-18 01:02:32
  • 河北传统文化

蒲德荣,汉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蛋雕(蒲氏蛋雕)代表性传承人,生于1968年10月,河北省涿州市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河北省民间工艺美术大师,世界蛋艺术家联盟[WEAA]特邀会员,北京手工艺术协会会员。

河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河北省工艺美术协会会员,河北省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河北金融学院艺术教育指导专家,多年来在蛋雕艺术的创作及创新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蛋雕艺术深有渊源,早在明清时期,民间在喜庆婚娶、祝福庆寿、喜得贵子时,为图吉祥如意,就有有赠送红鸡蛋的习俗。于是就有一部分人摆摊设铺,专门卖红色染过的鸡蛋,称其为“彩蛋”。后来,商贩们又在彩蛋上画些花鸟、鱼虫、脸谱等图案,以图生意兴隆。

经过多年演变,彩蛋工艺逐步提高。如今,人们在各种禽类蛋壳上通过精雕细刻后形成画作,它融雕刻与绘画于一体,运用阴刻、阳刻、线刻、浮雕、透雕、影刻、点刻、拼雕、套雕、衬雕、镂空、镶嵌等诸多复杂多变的雕刻技法。

蛋雕为什么能流传至今呢,许多人有着蛋壳易碎的怀疑,其实这是一个误区,蛋壳成分为碳酸钙,创作之前会把蛋液抽出去,清洗干净后风干,由于其材质和形状的原因,是不会轻易坏掉的,保存得当可存至几百年乃至上千年之久。

由于蛋雕作品不点染任何颜料,作品完全依赖蛋壳本色来体现,只要不在阳光的照射下妥善保存,一般是不容易变色褪色的。

德荣先生自95年专业从事蛋雕艺术创作以来,秉承发扬优良传统,推陈出新和与时俱进的发展理念,在长期的蛋雕创作实践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现在德荣先生主要以影刻写实和镂雕浮雕及组合拼雕的技法为主要表现形式,真实的呈现中国最传统的民间艺术以及各国的风土人情等等。

加之独特的装裱工艺,对艺术品的魅力又有了一个较高的提升。最终使之成为具有极高收藏价值的艺术珍品。

二十多年来他的作品得到广泛的认可,先后被中国体育博物馆、北京自然博物馆、中国农业博物馆、中国航海博物馆等收藏;并多次接受来自央视、凤凰卫视、台湾中视,香港本港台以及美国、欧洲,韩国等来自各地的新闻媒体采访和报导,在国外展出期间更是广受社会各界赞誉和收藏,并荣获诸多奖项,堪称“民间艺术,蛋雕一绝”。

  • 编辑: 王志胜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