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瓷烧制始于唐,兴于北宋,是我国北方影响深远的一个窑系,同当时的汝、钧、官、哥窑一起号称宋代的五大名窑。2008年定瓷烧制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曲阳县矿产资源丰富,有大理石、煤炭、耐火土、石灰石等。定窑遗址东起北镇(龙泉镇)通天河畔,西止燕川山下,方圆20华里,总面积达150多万平方米,俗称“一溜十八坡”。遗址依四面山,傍三面水,为太行山系天宝之地。南北贯穿有两条天然沟壑,一名“泉水沟”,一名“马驿沟”,长年流淌,水质纯净,冬暖夏凉,窑场即由此而建。遗址一带白煤、烟煤蕴藏丰富,盛产石英、长石、黏土等大量陶瓷原料。
定瓷胎质细腻,釉色透明,柔润媲玉,器薄如纸,叩击如磬,有“白如玉、薄如纸、声如磬”之称。五大名窑中,唯定窑以装饰见长,刻花潇洒奔逸,刀行似流水,花成如满月,印花则制范精细,富有华贵典雅的气韵。生产品类以盘、碗居多,也有少量瓶、罐、炉、枕、人物等,装饰以龙、凤、牡丹、荷花、菊花、鱼纹为主。
定窑最大的成功是发明了覆烧工艺,生产效率递增,史载:江西景德镇、山西平定、四川彭县、北京龙泉务诸窑皆仿效定窑而形成庞大的定窑系。
1992年,以陈文增为代表的定瓷人在继承、挖掘古定瓷的基础上又开发创新出人物、壁饰、魔壶、餐具等数百品种,产品远销日本、加拿大、美国、英国、港澳等国家和地区。坯釉研究及艺术瓷产品获河北省科技进步奖、国家科委金奖、国家知识产权局金奖及全国专利技术金奖等。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大展并获奖,多件作品被人民大会堂、国家博物馆及中南海紫光阁收藏。
定瓷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发明之一,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力量的结晶,解锁定瓷传统烧制技艺,探秘千年定窑兴衰之谜,见证中国制瓷历史的荣耀与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