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克学,河北省民间工艺美术大师、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固安王氏传统风车第六代传人。
2015年,王克学的中国传统风车制作技艺入选为固安县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7年,王克学被授予河北省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称号,他的作品在中国民间工艺美术专业委员会第32届民间工艺传承与创新作品邀请展中荣获二等奖,参展作品被中国民间工艺美术专业委员会收藏。2019年固安王记风车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还获得了中国老字号文化研究中心《燕赵老字号》保护名录项目。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风车又名吉祥轮、八卦风轮。在民间代表着喜庆和吉祥,具有驱魔镇宅降妖之功,寓意家庭幸福,人丁兴旺。风车看似简单,却承载着老一代人的儿时记忆和抹不去的乡土情怀,也是雷打不动的庙会常客。
“别看这小玩艺儿简单,讲究可大着呢。”王克学说。风车制作工艺繁琐,从风车架子、鼓帮、到鼓面、风车轮至少需要四、五十道工序,其中用于制作泥鼓的黏土非常讲究。“要选择黏性大、不僵硬的土,把泥浆过滤、沉淀后做成大小标准、薄厚一致的鼓帮,放置3至5天阴干。鼓面是用比较薄的牛皮纸做的,粘鼓面时要绷平,松紧合适,这样鼓锤敲打时才能发出清脆的声音。”
小轮旋转,代表着祈求风调雨顺,小鼓的敲打声象征着和谐之音,红、黄、绿的彩条是阳光、大地、蓝天的象征。风车转起,好似一个七彩轮,转出人们对生活的美好希望和祝福。
不减工序,不图省事,认真对待每一件作品,这是王克学对自己的要求。因工艺繁琐,手艺越来越难以传承,他希望能够后继有人,便把这门手艺传给了18岁的儿子,让传统风车在庙会上永远延续这一道美丽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