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玉生,南小留木镟技艺传承人。郭玉生所在的广平县南小留村,被称为“手艺村”,一直保留着这项一个旋床、一把长弓就能旋出各种木制品的手工技艺——木镟工艺。
南小留木镟技艺,是广平县十里铺乡南小留村的一项古老而独特的手工技艺。
据传,自明代时期南小留村就有人做木镟生计,民国时期最为兴盛。解放前后,南小留村家家户户都有旋床,各户各院堆满木料,家中的男人几乎都会旋活。
木镟制作中,长方形木制框架叫旋床,旋床前有两个铁制的锥尖,一个镶在床身,一个镶在可以活动的木块儿上,用以固定旋货,紧紧挤压住被旋的木料;作为附属工具的车弓子主要以牛皮带拉弓,酷似赶马的鞭子,皮带缠绕住旋床上的木料,用弓来回拉动,便可使木料胚子不停滚动。
旋刀分为大平刀、小平刀、瓦楞刀,根据胚子的大小和用途选取不同刀具,平刀主要用于成型,瓦楞刀主要为拍胚所用;旋货的材料以硬杂木、树根为宜,最好的木料当属大树。将大树分成各式小料,旋出的成品不易开裂、使用寿命长。木料不论长短、粗细,在艺人手里都会变成各种精致的生活物品。
木镟的制作过程相当有趣,将去除树皮的木棍两头扎在旋床前端铁钉处,右手拉动车弓使皮带带动胚子不断滚动。制作者左手拿起旋刀,不用模具,全凭眼力与经验,照着心中所想器物形状制作,少则几分钟,多则十几分钟便可完成,速度极快。据说郭玉生一分钟便可旋103枚纺车锭轱辘。
木镟制品多种多样,主要生产的日常生活用品有:擀面杖、各种家具腿、捣蒜捶、木碗、冰糖葫芦架子、轧花轴、皮钱、锭轱辘、棒槌、纺纱厂用的纱管、木质花瓶、楼梯扶手等。儿童玩具如陀螺、葫芦、口哨、小磙子、小蹦猴、哈拉棒锤等多样玩具,另外还可以制作木质配件、模具。南小留旋货名扬四海,在当地流传有“北小留砍,南小留旋”的美誉。
如今,郭玉生创新木镟工艺,用上中国传统的榫卯结构,做出了一些比较复杂的礼品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