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明的民间和地方特色——面塑技艺,被国内外许多收藏家收藏

  • 2021-09-17 15:50:04
  • 北京非遗中心

高继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面塑传承人,河北省民间工艺美术大师。他自幼跟随父亲学习面塑手艺,数十年如一日,习研不辍,完整地传承了高家面塑的配方和手艺。高继泽曾拜国内著名书法篆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王敬琦为师学习艺术,从而练就了扎实的美术基本功。

儿时的记忆里总少不了那些五颜六色的小面人的影子,那时候面塑艺人挑担提盒、走街串巷,做于街头,在他们的小摊前总会挤满来凑热闹的孩子。

旧社会的面塑艺人“只为谋生故,含泪走四方”,是不能登上大雅之堂的。如今,面塑艺术作为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重视,小玩意儿也走入了艺术殿堂。

面塑俗称捏面人,以糯米为主料调成不同色彩,再加上甘油、蜂蜜等成分,经过防裂防霉的处理,制成柔软的各色面团。捏面艺人根据所需随手取材,在手中几经捏、搓、揉、掀,用小竹刀灵巧地点、切、刻、划,塑成身、手、头面,披上发饰和衣裳,顷刻之间,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便脱手而成。

固安县高家世代为面塑艺人,生于晚清的高祥,他幼年跟随面塑老艺人学习面塑艺术,是高家面塑艺术的源头;其子高哲云小时天资聪颖,心灵手巧,跟随父亲高祥学到了面塑艺术的精髓,掌握了高超的面塑技艺,并形成了自己的面塑风格,是高家面塑艺术的集大成者,人称“面人儿高”。

战乱时代高家家道中落,高哲云挑着担子,走街串巷,以捏面人儿为生。高哲云将面塑技艺传于他的儿子高敏,高敏又传其子高继泽。祖孙三代对面塑艺术情有独钟,不仅把它作为谋生的手段,更把它融入自己的生命,倾注毕生心血,艺术风格更加完善,发展成具有高家特色的面塑艺术。高继泽为高家面塑的第四代传承人,他数十年如一日,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集多种传统文化为一体,与诸多名家切磋,将高家的面塑艺术推进了一步。

“面人技艺世人惊,巧指捏出万种情”。面塑看上去简单,但要做到形神兼备却并非易事。据高继泽介绍,创作一组作品不容易,从和面、揉面、制胚、调色,再通过切、捏、揪等十余个步骤才能完成。“面得提前人工和好,蒸熟之后再放置至少半年以去除里面的弹性、增加硬度。”高继泽说,“之后的每个制作步骤都得力求精益求精,才能最终呈现出满意的作品。”

在严苛遵守祖辈规矩下,高继泽制成人物形象,衣饰容貌逼真传神,特别是对罗汉、老北京文化人物的塑造尤为独到。作品得到广大艺术家的高度评价,其作品被国内外许多收藏家收藏,新闻媒体也对其面塑技艺进行了报道,他的面塑艺术体现了民间文化的特性,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

一双灵巧的手,可以复制过去,流传经年的技艺,带着鲜明的民间和地方特色,悄然走进我们的世界,这就是面塑的魅力。随着时代的发展,面塑的应用也越来越广,尽展它的艺术魅力,让人们在交游、亲朋好友团聚之时得到艺术美的熏陶,大大提高了生活品质。它扎根于民间,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

  • 编辑:罗薇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